党的二十大之后,道教的传承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历史起点,弘扬道教优秀文化,促进道教精粹传承,紧密结合现实社会,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不断根据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道教文化传承者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为此,时任山西省道教协会监事会监事的张里旬道长表示:“在新时代弘扬道法就要深入挖掘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使道教经典辞旨畅达、启迪世人,以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张里旬道长
张里旬道长
2003年,张里旬道长曾跟随徐宇昇(旭阳道人)在日觉观修行常驻,作为古老深邃的东方哲学智慧,在整个修为过程中,张里旬道长深感道教智慧的历久弥新,它体现着中国人的哲学思维、认知观念,价值取向、审美层次,在新时代依然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比如,当今社会,不少人为就业危机,健康隐患,精神苦闷等“现代病”困扰,而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素朴节欲的养生智慧、心斋坐忘的心性修炼,正是应对这些现代病的良方。
张里旬道长与恩师徐宇昇大师(旭阳道人)
张里旬道长与黄信阳道长
2015年至2017年,张里旬道长曾以在职研究生的身份,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系。也正是在此期间,他再一次对道教精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全新的认知,深知在道教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努力加强自身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主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其次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道教基本信仰与核心教义,坚持弘扬道教优秀文化,坚持传承上的与时俱进,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张里旬道长参加首届国际道教文化前沿论坛
旭阳道人与张里旬道长法脉传戒法会合影
道教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中唯一的本土宗教,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道教是重要的参与者、传承者和贡献者。作为本土宗教,它的文化传播更需要符合当今时代的阐释,张里旬道长曾在北京鲁班祠与龙王庙任监院道长,还兼任过山西太平观方丈、道协老君庙监院、江苏华阳庙的住持,多年以来致力于道法的弘扬与传播,深耕于如何挖掘、提炼、升华道教文化的积极元素,汲取道教文化中的精华,使其更好的契合时代的新要求,充分发挥道教的积极作用,更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道教优秀文化的匠心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