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是全国县域经济的标杆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8名。
宜兴市是无锡市下辖的一座县级城市,近年来强化融入大无锡的理念,加快实施锡宜一体化。
宜兴市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周代,称荆邑,春秋时,属吴,荆邑相传因荆溪绵亘东西而得名。
宜兴市虽然只是一座县级市,但是这座城市的工业制造能力并不弱,丝毫不逊于国内众多地级市。
在未来的2025年,宜兴市要形成营收规模2000亿元级别产业集群1个、500亿元级别产业集群3个。
1个2000亿元级别的产业集群是电线电缆,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电线电缆智能制造基地、全国有影响力的电线电缆资源配置中心。
3个500亿元级别产业集群分别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高端装备。
宜兴市要发挥“环保之乡”产业优势,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环保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新能源重点围绕光伏,氢能等领域,成为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制造高地。
高端装备打造专业水平高、品牌影响力大的高端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宜兴市在过去的一年狂飙突进,发展迅猛,堪称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最靓的仔之一。
在过去的2022年,宜兴市在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迈上了新台阶,居民幸福指数不断高涨。
在过去的一年,宜兴市经济总量完成了2236.72亿元,比2021年增长了3.2%。
宜兴市经济总量和前面的长沙县和慈溪市差距并不算太大,随着宜兴市经济的高速发展,长沙县和慈溪市或许感受到了来自宜兴市追赶的压力。
随着宜兴市整体起势,腾飞,这座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常住人口。
宜兴市常住人口已然达到了128.8万人,从常住人口来看,宜兴市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
宜兴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9.5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的高速发展,给这座县级城市带来了海量的可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
在过去的2022年,宜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了131.7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2021年增长了0.5%。
城市有钱,自然可以花更多的钱用于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宜兴市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高达188.88亿元,比2021年增长了0.3%。
宜兴市是苏锡常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且紧邻南京都市圈,那么这座城市的消费水平自然会比较高。
在过去的2022年,宜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551.94亿元,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达到了226.49亿元。
城市化的进程轰轰烈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宜兴市在过去的一年投入了巨量的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宜兴市的造城运动也是轰轰烈烈。
2022年宜兴市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33.6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了184.17亿元,房屋施工面积达到了857.60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也有158.65万平方米,比2021年增长了1.8%。
宜兴市在全国百强县名列前茅,但是这座城市的房价却让人欢喜的很,相比较动辄2万多元的浙江县级城市的房价,宜兴市的房价堪称宜居的典范。
现在的宜兴市房价仅有1.4万每平左右,在这里大多数年轻人可以实现安居梦。
宜兴市较为宜居的房价吸引了周边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等大城市的刚需购房客的外溢群体,在过去的一年卖出了很多套房子。
宜兴市在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了153.9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更是达到了185.60亿元。
宜兴市虽然仅是一座县级城市,但是这座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堪比大城市。
在过去的2022年,宜兴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58401元,比2021年增长了4.6%。
宜兴市是一座追求共同富裕的城市,宜兴市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要比国内很多地级市的城镇居民收入还高。
在过去的2022年,宜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69215元,比2021年增长了4.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了41523元,增长了3.0%。
宜兴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8153元,比2021年增长了5.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了26267元,增长了6.6%。
居民每年收入持续性高涨,有了钱自然存银行,这座城市的存款数额也高的惊人。
截止2022年末,宜兴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了3565.35亿元,比2021年增长了23.2%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达到了1827.26亿元,比2021年增长了19.5%。
宜兴市也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到了这座城市就有回家的感觉,走一走,逛一逛是一件相当惬意的事情。
截止2022年,宜兴市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329.43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2人次。
现在的宜兴市拥有国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2家。五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宾馆2家,三星级宾馆3家。全市拥有旅行社32家。
宜兴市在过去的一年,基建全面发力,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配套。
无锡丁蜀机场正式开航,宜马快速通道隧道段主体结构完成75%,360省道茗岭段、汤省线改扩建、宜官路二期等区间道路建成通车。
锡宜高速扩建先导段、锡宜城际轨道S2线启动建设,新长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竣工。
综上宜兴市是一座有着很高幸福感的城市,也是美丽宜居的城市。
宜兴市在过去的一年,城市建设有力度,居民收入有加速度,居民幸福感指数高涨,这是一座潜力之城,希望之城,择一城终老,我看宜兴行。
宜兴市区位,机遇,未来发展目标。
宜兴市地处江苏省西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省长兴县,西南临安徽省广德市,西接溧阳市,西北毗邻常州金坛区,北与常州武进区相傍。
宜兴市区位优势相当明显,形成了众星拱月的发展格局。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实施,宜兴市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宜兴市的发展必定能享受到这一波波政策红利而水涨船高。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不应该是单打独斗,未来以都市圈,城市群的城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大到苏锡常一体化、锡常泰跨江融合发展组团,小到宜兴市的锡宜一体化加速推进,都为宜兴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少机遇。
锡宜一体化也是宜兴市进一步突破城市能级,融入大无锡,拥抱大无锡的必由之路。
太湖湾科创带是锡宜一体化重要的抓手,宜兴市正在抢抓科创带的建设机遇,建立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成为区域人才高地、创新高地。
宜兴市推动周铁镇、万石镇等锡宜协同发展区板块发挥“桥头堡”优势,打造锡宜协同科技创新的核心区。
以锡宜一体化为总目标,宜兴市未来要加快推进宜马快速通道、锡宜城际轨道S2线、盐泰锡常宜铁路、锡宜高速改扩建、丁蜀通用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的宜兴市要加快统筹推进锡宜产业融合、创新协同以及公共服务、保障标准一体化。
宜兴市的未来发展目标堪称博大,令这座城市的居民欢欣鼓舞。
宜兴市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持续提升在无锡发展中的贡献度和支撑力,巩固在全国百强县中的发展地位,把宜兴市建设成为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南翼引擎。
宜兴市面临的困局和挑战。
宜兴市产业转型升级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宜兴市尚未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基础。
宜兴市科创能力和周边的先进地区还有差距,还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宜兴市重点领域改革,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国际化视野,前瞻性布局还需要加强。
宜兴市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挑战。
宜兴市作为一个县级城市,城市能级偏弱,始终存在县域经济的天花板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
宜兴市人口集聚能力还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宜兴市是无锡市的一座县级城市,自然要找准在无锡市发展大局的坐标,更好的看清自己。
在无锡市各县市区常住人口之中,排名第一的是江阴市,达到了177万人。
排名第二的是宜兴市,常住人口达到了128万人。
梁溪区,惠山区,锡山区,新吴区,滨湖区常住人口分别为98万人,89万人,88万人,72万人和59万人。
宜兴市常住人口虽然超过百万级别,但和江阴市,昆山市等全国头部人口大县还有较大的差距,换句话说,也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宜兴市需要加快融入锡宜一体化乃至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积极承接周边大城市的人口外溢和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
宜兴市在无锡市经济总量并不算太突出。
在无锡市各县市区中,经济总量排名居第一的是江阴市,达到了4754亿元。
新吴区表现也可圈可点,令人惊艳,稳居第二,经济总量达到了2430亿元。
宜兴市以2236亿元的经济总量排名第三。
梁溪区,惠山区,锡山区,滨湖区经济总量也均破千亿元大关。
宜兴市经济总量在全国百强县不错,但与头部的江阴市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只有江阴市的一半左右。
宜兴市经济总量在无锡市占比并不算太高,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宜兴市城市能级不高,急需破局。
宜兴市的一路走来,精彩绝伦,未来之路,也大有前途和希望。
宜兴市作为一个县级市,发展越往后越来可能受到城市能级的限制。
作为一个县级市,宜兴市的基建水平,城市品质始终停留在县级城市的规模和标准之上,不太可能独立打造成为一个大城市。
宜兴市的经济和城建水平始终无法与无锡市区为主都市区经济相提并论。
撤县设区对于突破县域经济的天花板,提升县级城市发展能级有着积极的意义。
当年的全国百强县余杭市,萧山市撤县设区之后进入了狂飙突进的发展模式,两大强县也从县域经济跨入都市区经济,华丽转身为杭州市主城区的一部分,城市能级大幅度提升。
现在的余杭区,萧山区已经成为杭州市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余杭区也逐步成为浙江第一强的县市区。
很多关心和支持宜兴市发展的青年才俊提出撤县设区的设想,那就是宜兴市撤县设区,成为无锡市的一个市辖区,更好的支持锡宜一体化。
首先撤县设区可以破解宜兴市城市能级的发展短板。
设区之后,宜兴市可以加快发展,真正打造成为一颗太湖明珠。
县与区一字之差,却是发展政策和资源倾斜的天差地别。
撤县设区之后,宜兴市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来自无锡市方方面面的支持,比如交通,医疗,大学等优质的发展资源。
现在的无锡市加速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交通串联起各县市区,打造轨道上的同城圈和高速路网的闭合圈。
宜兴市融入大无锡,拥抱大无锡的路会越走越宽,越来越给力。
最后,撤县设区是无锡市统筹全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消除城乡发展差距的有效手段。
设区之后的宜兴市,土地价值和固定资产价值会水涨船高,有利于进一步共享无锡市的各种优质发展资源。
小结
苏锡常都市圈的大发展和锡宜一体化的加快实施,为宜兴市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宜兴市的发展前景更值得看好。
在无锡市争先进位,全面建设建设现代化新无锡征程中打头阵,当先锋,扛大旗,宜兴市有底气,有信心。
祝福告质量发展的宜兴市,祝福宜兴市和无锡市加速融为一体,祝福宜兴市早日超越常熟市和慈溪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前5强县。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