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签字只剩5天,外交部打破沉默,前驻美大使发声,李嘉诚已出局?

距离4月2日的港口交易仅剩4天,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依然致力于推进和美国贝莱德集团的交易,其中关于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成

距离4月2日的港口交易仅剩4天,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依然致力于推进和美国贝莱德集团的交易,其中关于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成为了外界的优先关注点,从港媒痛批到外交部点名,再到长和股价暴跌、黑石集团与会,李嘉诚依然保持沉默,只一味地准备签约,难不成是铁了心一条道走到黑吗?值此关键时刻,中外交部到了沉默,李嘉诚极有可能会直接出局。

据彭博社3月26日报道称,长和与贝莱德集团的交易仍在推进,这也让国内舆论彻底炸开了锅。早在3月4号,长和宣布要将名下的43个港口全都打包出售给贝莱德集团时,香港《大公报》就对此发出了质疑,港澳办也随后转载了批评文章《莫天真,勿糊涂》,试图唤醒李嘉诚的企业责任感,就连香港两人特首都先后发声,但依然无济于事。

3月27日,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就此事彻底打破了沉默,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相关情况应当向有关部门询问,但一切都有一个大前提——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的正当权益的相关行为。

随后中国前驻美大使周文重也公开发声,直言:

“我们必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美方应深刻认识到触碰红线的后果。”

事实上中方的态度十分明确,李嘉诚此前也表示任何交易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特区政府还引用《反外国制裁法》对港口交易展开审查,要求企业需通过国家安全审查方可推进交易,但问题在于,李嘉诚和贝莱德集团的这笔港口生意,本应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可由于贝莱德集团的背景,导致这笔商业行为不仅不那么纯粹,还显得危机重重。

贝莱德集团与美国国防部关系密切,加之特朗普早就有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想法,李嘉诚出售港口一事,完全是戳到了特朗普政府的心坎上,一旦美方成功拿到了位于运河两端的港口,未来中国船只的通行费只高不低,这一行为妥妥踩到了国家安全红线,也让李嘉诚备受舆论争议。

但要是就这么让李嘉诚取消交易,他自然也不会同意,先不说要支付巨额违约金,光是夹在地缘关系中就够李嘉诚头疼了,更别说特朗普还指不定会不会报复他呢,若非如此,也不会如此短平快的就和贝莱德集团达成了交易,真要按照李嘉诚那副无利不起早的性格,高低也要整出一个竞标的场面。

而面对如此僵局,中方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当李嘉诚为港口交易感到苦恼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在依据《反垄断法》,对交易可能引发的市场支配地位问题进行深入调查。除此之外,国务院国资委也要求央企全面梳理与长和系关联业务,涉及能源、地产等领域的17个合作项目被紧急叫停。

与此同时,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日前也来到了中国参加论坛会议,受到了中方的高规格接待,3月27日,央行副行长朱鹤新再度与其密谈,这一讯号在此时显得非比寻常。要知道黑石集团可是贝莱德集团曾经的“老大哥”,如果黑石集团从中横插一脚,代表美国资本与中方会谈,那么出局的就只有李嘉诚了。

对此,李嘉诚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妙,赶忙和香港特区政府进行会晤,试图寻找补救方法。所谓亡羊补牢,犹时未晚,李嘉诚要是真想“回头”,倒也不是全无办法,此前中方强调“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的正当权益的相关行为”,这也就意味着长和集团目前急需证明的,就是在这笔交易中,是否存在被霸凌侵犯,施压胁迫而不得不达成交易。

倘若长和能证明这一点,这笔交易必然无法通过审核,反正本质上来说,这也不是正常的“商业交易”,而是中美之间的博弈,李嘉诚要是能及时醒悟,站在国家和人民的这边,中方也必然不会冷眼旁观,可问题是李嘉诚真的会醒悟吗?究竟是一边倒向美国,还能能“回头是岸”,一切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