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怎样与一把手相处

近些日子,老詹一鼓作气,弄了十篇“一把手系列”。原本已经画上句号,然而,有读者心有不甘,劝老詹继续写。写些什么呢?可以再

近些日子,老詹一鼓作气,弄了十篇“一把手系列”。

原本已经画上句号,然而,有读者心有不甘,劝老詹继续写。

写些什么呢?

可以再写一个系列,比如,怎样与一把手相处呀!

读者随口一说,老詹听进去了。

仔细琢磨琢磨,从老詹经历看,

虽然,与一把手相处的时间不短,

前前后后,好几十年吧?

但是,不过,有些一把手,真不大好写。

因为,他们不大与下面的人沟通,老詹与他们,交集并不多。

没什么故事,能写些什么?

写成一个系列,更不可能。

干脆,只写一篇吧。

不成系列无所谓啦。

怎样与一把手相处?

本想总结几条,似乎不大容易。

还是先讲故事吧。

说说我与经济日报一把手范敬宜相处的故事。

老范是1986年初到经济日报社任一把手的。

当时,报社是总编辑负责制,没有社长,总编辑就是一把手。

老范从文化部调来,听说曾经在辽宁日报干过,当过副总编辑。

因为才华出众,文化底蕴深厚,又精通英语,被中央相中,

调到文化部外文局担任了局长。

干了两年,正好经济日报缺个一把手,便把他了调过来。

上任那天,老范与同时赴任的二把手杨尚德副总编辑一起,

到编辑部集中的二楼大厅,与大家见面。

老范个头不高,相当儒雅,说话慢条斯里,面带微笑。

本来,我们按照规矩,都尊称他范总,

老范笑笑,纠正说,请大家别叫我范总,就叫我老范。

任何时候,都请叫我老范!

从此以后,没人再叫范总。

老范的办公室在小红楼四楼最南端,就一小间。

办公室对面,是秘书室。

但是,老范从来不要求下面先与秘书通报,再去见他。

我们常常是叫一声老范,径直走进他的办公室,坐下!

老范一点也不生气,总是笑眯眯地问,有什么事呀,来找我?

记得那年我写了篇通讯《怎样把企业搞死》,

这是副总编辑杨尚德到国家经委开会,回来给我布置的文章,

要求写一写,到底如何搞活国有企业?

我来了个逆向思维,想着要搞活国有企业,必须先搞死部分国有企业,

因为企业实在太多太多了,只生不死,怎么行嘛!

老范看了文章,先是一笑说,题目不行!

又补充说,但是,文章写得很好,可发一版头条!

你回去想一想,我也想一想,取一个好的题目,最好是有哲理的,能够管好些年,让人记得住的题目。

下午去找老范,题目他早想好了《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

好家伙,单看这题目,把人镇住了!

文章发表以后,引起强烈反响。

自那以后,老范这个一把手,记住了我这个工交部主任小詹。

此后,我们交往日深,心灵相通,配合十分默契。

老范对我十分器重,令我十分感动。

后来,我进入编委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编委,

此后又担任了副总编辑,肩上挑了更重的担子。

……

与老范这个一把手交往的故事,我曾写过多篇文章。

选择三篇发在下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打开看看。

那一年,我和老范心有灵犀……

恩师老范

与老范最后一次见面

好,不再多说,言归正传。

究竟如何与一把手相处呢?

我想,倒也不必专门琢磨如何与一把手相处,

人哪,是什么样人,就是什么样人,

所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如果非要总结的话,我以为,

老范提出的四个字,就概括得挺好。

肯干,能干。

老范之所以对我比较信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既肯干,又能干。

否则,你干活不肯卖力;即使干了,也干出不什么名堂,

一把手凭什么器重你?

具体说到如何与一把手相处,我曾写过一篇文章,

题目好像叫做怎样与上司相处,记住四个字足矣。

文章中,我提出与领导相处的三不要。

一是,不要拍马屁。

领导都是喜欢听好话的,这没错,但不能因为领导喜欢听好话你就投其所好,大拍其马屁呀。这样做,一是对领导不好,他听惯了吹捧,会头脑发热,看不清自己,这就要误事。二是对你也不好,群众看你动不动就低三下四拍领导马屁,会背后戳你脊梁骨,小瞧你的,这又何苦呢。

二是,不要乱顶撞。

领导肯定会有失算甚至犯错误的时候,作为旁观者,你或许晓得错在哪里,但我不建议你立即指出来。下级当面指出上司错误,好嘛,你叫他脸往哪儿搁,承认还是不承认?即使有意见,最好背后提,当面先稳住,切莫乱顶撞。年轻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反正我是出以公心的呀!”因而理直气壮,不管不顾。出以公心,你就可以率性而为,不考虑后果吗?

三是,不要送礼物。

下级与上司相处,非常忌讳送礼物。你送领导礼物,到底啥意思嘛?是你格外关心领导,还是希望领导关键时刻格外关照你?其实,你这点礼物,对领导能有多大用处呢?他是收还是不收?收了,有可能违反纪律,倘若礼物很重,那就叫受贿,甚至属于犯罪,岂非害了领导!如果他不收,驳了你面子,叫你如何下台,岂不弄得彼此尴尬?

说到这里,有人不免嘀咕,倘若碰到一个人品不怎么样甚至比较坏的领导,既喜欢拍马屁,还乐意别人送礼,那又怎么办呢?我的看法,照样,不拍也不送!还是四个字,肯干能干,有此足矣。肯干能干的下级,即使运气再差,也差不到哪里。真遇到坏领导当政,当然你也没辙,要么,干脆炒他的鱿鱼!要么,你就认了吧,只怪自己运气差,所谓人生不如意常八九嘛!反过来说,倘若投其所好,又拍又送,甚至削尖脑袋,挤进“小圈子”,或许你一时会尝到甜头,但从长远看,滑入卑贱和堕落的泥潭,你的内心将从此浸泡在矛盾痛苦之中,永无宁日!

走笔至此,不由想起经济日报总编范敬宜,我非常敬重的上司老范。虽然,我对老范打心眼里十分佩服,但是,从来没有当面吹捧过他。老范家住哪里,从不打听,也不知道,更谈不上送礼。然而,老范对我们年轻人却是关爱有加。记得有年冬天,我和老范上同一期中央党校,我进地厅班,他在省部班。有天晚上,礼堂看完电影回宿舍,老远看见树丛之中有一人影。走近一看,是老范!他说,我们班里聚会,桌上有几样好吃点心,我带点回来,你尝尝!寒风中,老范从手提纸袋里取出两个餐盒,里面装有各种小吃!此事至今想起,心里依然一热!

扪心自问,小詹哪小詹,你小子何德何能,老范凭什么对你如此关爱,这般照拂?除了多年共事结下友谊,不也因为年轻人肯干能干,为老范所领导的报纸作出了些许贡献么?

与一把手老范在一起 杨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