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竞争是现在国际上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毕竟,在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大多数国家加征“对等关税”之后,想要“跪”的也有,想要跟美国“谈谈”的也有,而直接宣布“对等报复”,美国加多少关税,我们也加多少关税的,只有中国一家。
这一轮“关税大战”,觉得解气的似乎不仅是中国人,更是全球各国的网友,大家都在等着看中国到底会如何“硬刚”美国。

而现在,美国媒体已经承认,特朗普政府“严重高估”了关税对于中国的制约力,特朗普政府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又将目光转向了芯片,想要通过限制对华芯片出口,来对付中国。
但或许如同普京所说的,美国真正害怕的其实也并不是中国在芯片领域的突破,而是另外一件事情。
· 从美国制裁华为说起
多年以来,美国都致力于遏制中国的崛起,为此,美国全方位对中国进行了围堵,包括军事上的所谓“岛链战略”、科技上的封锁和限制等。而近年来,由于中国军事实力的迅速进步,美国在军事上的遏制已经没有那么有效了,他们更多的还是在高科技领域对我国进行“卡脖子”,对我国的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

比如,从2019年5月开始,美国就对华为进行了多轮重大制裁,将华为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了出口管制“实体名单”,限制美国企业向华为提供服务。
当时,不少人觉得,华为没芯片、没系统,三年之内“必定倒闭”,可没想到的是,华为对于这一局面早有预判,很快发布了鸿蒙系统、麒麟990 5G芯片作为回应,全球一片哗然。
但美国贼心不死,仍然进一步升级对华为的制裁,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和芯片,断绝了华为通过第三方购买美国零件的渠道,制裁还扩展到了芯片代工厂台积电、中芯国际等,试图彻底“杀死”华为。
这个时候,美国以为自己“必将胜利”,时任美国商务部长的雷蒙多在2023年访华时还曾洋洋得意地表示,只要美国持续打压中国和华为,哪怕10年、20年以后,华为也不可能研究出自己的芯片。

实际上,雷蒙多访华前夕,还曾表示,自己到中国去有“三条底线”,包括美国不会对中国服软、芯片制裁不会放开、中国不能出现超过美国的科技。
这足以显示出美国当时的狂妄自大,但还没等雷蒙多离开中国,华为就发布了自己的Mate 60系列手机,这一系列手机虽然并没有宣称支持5G网络,但实测显示它就是一台5G手机。
后来,有资料显示,这一系列手机搭载的是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也就是说,华为攻克了高端芯片,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宣告彻底失败。

回到美国后,雷蒙多可以说是“气急败坏”地大放厥词称,一些“在华美企”表示,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具有可投资性”,而且,在“中国投资的风险正在增加”。
· 从“对等关税”到“芯片卡脖子”
但虽然这次雷蒙多可以说是“灰溜溜”地回去了美国,美国却没有放弃对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制裁,并且很快就宣布了新一批出口制裁黑名单,声称这些企业和个人为“用于俄乌战场的俄罗斯无人机提供零部件”,对他们限制出口。
很明显,这完全就是为了对我们进行进一步进行高科技封锁而捏造的理由,而且,美国对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封锁也在步步升级。

在特朗普上台以后,先是掀起了“关税大战”,不仅对全球大多数国家征收“对等关税”,对一直“硬刚”美国的中国,更是已经将关税加到了245%。
但美国媒体也已经承认,特朗普政府“严重高估”了关税对中国的制约能力,也就是说,“对等关税”对于中国来说,根本没什么效果,所以,美国政府又把目光瞄准了芯片领域。
毕竟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高端芯片领域,我们仍然是被美国“卡脖子”的,不仅是在芯片的设计领域,更是在制造领域。比如,台积电如今已经可以制造2nm芯片,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就会开始量产,到2025年12月,产量会达到8万片。
而我们呢?如今我们只在7nm方面有所突破,在7nm以下的芯片领域,则是芯片良率不如人意,或者干脆就仍在探索阶段。

所以,美国政府思来想去,还是在芯片领域对中国进行制裁比较管用。最新的媒体报道显示,美国政府已经通知英伟达,要将“对华特供版”AI芯片产品H20 GPU出口到中国及D:5国家时,都要获得美国商务部颁发的许可证。
而且,媒体报道称,H20的出口许可证要求将“无限期生效”,这意味着英伟达和美国政府对H20的反复拉扯终于尘埃落定,就算英伟达答应购买3500亿的美国芯片,都没能改变,美国政府“制裁”中国的决定。
但美国的制裁,真的有用吗?短时间内来看,可能是有用的,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作用有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美国似乎搞错了策略,也没能从历史上吸取教训。
因为如果美国真的想通过芯片“制裁”中国,实际上不应该对中国进行芯片“封锁”,而应该对中国市场低价倾销芯片,只有给中国市场造成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既定局面,中国的芯片研发才会止步不前,最终彻底被美国“卡脖子”。

而越是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只会更加激发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决心、加快我们自主创新的速度,让我们更快地取得技术突破,从而实现对美国的超越。
不过,或许美国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最担心的并不是中国在芯片领域的突破,而是另外一个方面,这一点,普京早有判断。
· 美国最担心的,并非是芯片
如果说美国担心的并不是中国在芯片领域的突破,那么美国最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呢?按普京的话来说,美国就是想要“阻止中国的发展”,芯片只不过是美国对付中国的其中一种手段。
在2024年10月,普京在莫斯科总统官邸会见金砖国家媒体代表时,曾经直言,美国想要阻止中国的发展,但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不可能让“太阳不要升起”一样,因为太阳无论如何都会升起。

对美国来说,中国的科技发展自然令他们担忧,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更让他们感到担忧。
最新的媒体报道显示,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了1.2%,显示出2025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
而且,不管是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制造业的增加值都在增长,各方面数据都显示出,我国经济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
反观美国,通货膨胀仍然是美国最为担忧的问题,数据显示,美国的CPI在过去四年累计攀升了21.2%,而美国家庭收入只增长了19.4%,也就是说,美国人没能跑赢通胀,他们的薪水能够买到的东西变得更少了。
在特朗普掀起关税大战之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又发表讲话称,关税对于美国通胀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持久,对于经济的影响也会“大于预期”。

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美国3月份的CPI超预期降温,但4月之后,通胀仍有可能大幅增加,特朗普政府想要的“制造业回流”可能也不会到来,这意味着美国人民恐怕还要继续过“苦日子”。
在中国经济向好的对比之下,美国的“衰落”似乎更加明显,所以,美国才会想方设法地遏制我们的崛起。这其实也证实了普京的话,美国真正担心的是中国的发展,美国不仅是想在芯片领域遏制我们的发展,更是想要全方位地遏制我们的发展。
但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是不可能成功的,美国人越是封锁、越是遏制,中国就越会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如今,美国企业所用的成熟芯片中,有2/3源自中国,中国生产的28nm以上的芯片已经渗透进美国的“核心领域”。而在成熟制程方面,中国已经占据全球35%的产能,虽然我们在高端芯片领域仍然落后,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正在加速,进口依赖度也在下降。未来,我们也一定可以突破高端芯片的技术瓶颈,摆脱美国对我们的“卡脖子”。
在芯片领域是这样,在别的领域,自然也是一样。

或许,美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中国的观点,即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美国不应该只将中美关系定位为“竞争”,而忽略了“合作”。因为这只会让美国“无视”中国“永不称霸”的承诺,无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事实,让美国陷入与中国的“对抗”之中,这最终影响的还是美国自身的发展。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