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财政部网站的消息,已经达成了美财政部部长耶伦于7月6日至9日赴华访问的决定。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耶伦在访问期间将强调处理两国关系的责任。中美关系的改善需要找到根本问题。中国外交部美大司长杨涛明确表示,导致中美关系低迷的原因是美方对中国有错误的认知,并采取了错误的政策。
美方错误地将中国视为挑战其百年地位的势力,这使得美方对中国的政策行为混乱,自我矛盾。美方一方面宣称要进行对话,另一方面却对中国进行了限制和打压。耶伦多次表达了访华的意愿,并且随着美国内部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决心日益强烈。目前,美国的国债已经超过了惊人的32万亿美元,尽管美国两党通过多轮谈判暂时解除了债务危机的警告,但是调整债务上限和预算法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重美国的债务负担,再加上各国大量抛售美债,最后可能引发严重的危机。
有分析人士表示,耶伦访华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以美债为中心的危机管理,希望中国能像2008年金融危机那样提供帮助,大幅度增持美债,至少不再大量抛售美债。那么,中国同意耶伦访华,是否意味着美国的危机终于可以解决了呢?
目前,美国经济形势严峻,美联储加速加息、通胀持续高涨,银行纷纷破产等多重因素拖累,美国经济正面临持续衰退。同时,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规模像滚雪球一样持续增长,这是两党在财政问题上的深度分歧和长期互相推诿的结果。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2万亿美元,美联储试图通过加速加息吸引各国购买美国国债,让美元回流美国。但是问题是,美元的加息加剧了美国的通货膨胀,使得外国投资大规模撤出,纷纷减少持有的美债以降低风险。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急需找到解决方案,避免危机进一步恶化。显然,如果耶伦能说服中国增持美债,将大大减轻美国的财政压力。
然而,美国一方面向中国求助,另一方面却利用各种方式打压中国的发展。美国媒体报导,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在不久的将来,对中国出口可用于军事技术的人工智能芯片施加新的限制。此外,美国还联合荷兰,日本,韩国等盟友在供应链上封锁中国,加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其目的就是在关键供应链和产业链上实现“去中国化”,这与美方承诺不联合盟友反对中国,无意与中国“脱钩断链”的承诺,完全相反。在耶伦访华前,美方继续释放对华施压的信号,显然是想制造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实际上,中国是否能援助岌岌可危的美国经济,并不取决于中国,而是取决于美国的态度。最近,王毅主任在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会晤中曾明确表示,中国希望美方履行“五不四无意”的承诺。对于中美关系的问题,中国已经给美国提出了解决方案,美国如果要改善对华关系并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就不能回避问题。换句话说,如果美国希望中国伸出援手,就需要履行自己的承诺,以谦虚和务实的态度,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与中国展开交流,对话与合作。
有人指出,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政府,都曾试图从“实力地位”的角度与中国打交道。但问题是,中国已经足够强大,过去可能有用的手段,现在已经无效了。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已经给自己带来了大量的困扰。在科技方面,中国企业在5G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美国无法通过技术封锁,甚至经济制裁等手段将其意志强加给中国。对美国来说,百年来从未面对过一个既不能用经济和科技优势压制,又不能用军事威胁牵制的中国。
因此,耶伦的访华将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如果她希望能够借助中国的援助来稳定美国的经济,那么她将需要以更加公平和尊重的态度与中国交涉,这可能要求美国政府对其目前的政策进行全面重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