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林镇坐落在两山之间的谷地,三面环山,只有一条崎岖小路通向外界。镇上的百姓世代以采药、狩猎为生,偶尔有商队经过,带来些盐铁布匹。可近年来,那条唯一的小路因山体滑坡被彻底阻断,青林镇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
"再这样下去,咱们镇上的年轻人怕是要走光了。"镇长周老捋着花白胡子,望着镇口那棵老槐树下几个无所事事的青年,叹了口气。
"可不是嘛,我家的药材都堆了半屋子,再卖不出去就要烂掉了。"药铺的张掌柜愁眉不展。
众人七嘴八舌地诉着苦,最后一致决定:集资请石匠队来开山修路!
半月后,一支二十多人的石匠队伍来到了青林镇,领头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石匠,姓李,人称李老石。他身后跟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浓眉大眼,身材壮实,名叫阿力,是李老石的关门弟子。
"周镇长放心,我们一定帮青林镇打通这条山路!"李老石拍着胸脯保证。
第二天天不亮,石匠们就带着工具上山了。阿力背着一大包錾子、锤子走在最前面,脚步轻快得像只山羊。他从小跟着师父学手艺,最擅长的就是开山破石。
起初工程进展顺利,石匠们用铁钎凿眼,塞入火药爆破,再用铁锤钢钎将碎石清理。可到了第七天,他们在鹰嘴崖遇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通体青黑,坚硬如铁。
"师父,这石头不对劲啊!"阿力抹了把汗,他的虎口已经被震裂,渗出血来,"錾子打上去连个白印都不留。"
李老石皱着眉头,用铁锤敲了敲巨石,发出沉闷的"咚咚"声。"这是'铁心石',最是难破。当年我在苍岩山遇到过一块,三十多个石匠轮番上阵,足足凿了三个月才打穿。"
工友们一听都泄了气。三个月?青林镇的乡亲们可等不起啊!
当晚,阿力躺在工棚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起白天看到山崖旁有座小小的山神庙,虽然破败不堪,但香炉里还有新插的香梗。青林镇的百姓想必常来祭拜。
"师父,我想去山神庙上柱香。"阿力突然坐起身。
"去吧,心诚则灵。"李老石翻了个身,"记得带些供品。"
阿力轻手轻脚地出了工棚,借着月光找到了那座小庙。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省下的半块馍馍,又解下腰间的水囊倒了一碗清水。最后,他从贴身口袋里取出一个小石像——这是他闲暇时雕刻的山神像,只有拇指大小,却眉眼生动,栩栩如生。
"山神爷在上,弟子阿力诚心祈求。"阿力恭恭敬敬地跪在神像前,"青林镇的百姓苦啊,就指着这条路活命。求您开恩,指点我们破石之法。若能如愿,弟子定当重塑金身,年年供奉。"
祭拜完毕,阿力回到工棚,很快沉沉睡去。
朦胧中,他看见一位白须老者站在床前,身穿褐色麻衣,手持一根青藤拐杖,面容慈祥却透着威严。
"阿力,你的诚心与手艺我都看在眼里。"老者的声音如同山涧流水,清朗悦耳,"那小石像雕得甚好,比庙里泥塑的强多了。"
阿力一惊,连忙要起身行礼,却被老者按住。
"我乃此山山神,守护青林山脉已三百余载。"老者捋须微笑,"见你等为民开山,本是大善之举。奈何那铁心石乃山脉筋骨,强破恐伤地脉。念你心诚,特赐你开山神锤一柄。"
说着,老者从袖中取出一把通体碧绿的小锤,锤头似玉非玉,锤柄缠绕着青藤。
"此锤乃山心玉髓所制,可破世间顽石。切记三点:一不可用于私利;二不可贪多求快;三不可伤及无辜。违者必遭天谴!"
阿力正要接过,老者又道:"还有一事,那铁心石破后,石质会变得温润如玉,是雕刻的上好材料。你既有天赋,当善加利用。"
阿力恭敬地双手接过神锤,只觉入手温凉,轻若无物。他正要道谢,忽然一阵山风吹来,老者身影渐渐淡去......
"阿力!醒醒!天亮了!"工友的喊声把阿力惊醒。他猛地坐起,发现手中竟真握着那把碧绿小锤!
"师父!师父!"阿力鞋都顾不上穿,赤脚跑到李老石面前,将梦中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
李老石接过小锤仔细端详,又听了阿力的描述,突然跪地向山神庙方向连磕三个响头。"山神显灵!山神显灵啊!"
工友们将信将疑地跟着阿力来到铁心石前。阿力深吸一口气,举起神锤轻轻敲在巨石上。
"叮——"一声清脆的响声传遍山谷,那声音不像敲石,倒似击玉。紧接着,巨石表面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纹,迅速蔓延开来。
"快退后!"李老石大喊。
众人刚退开几步,只听"轰隆"一声,巨大的铁心石竟然自行崩解,碎成了无数大小均匀的石块!更神奇的是,那些石块表面光滑如镜,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青光,哪里还是原先的顽石,分明是上好的玉石料!
"神迹!真是神迹啊!"工友们纷纷跪地叩拜。
有了神锤相助,工程进展神速。阿力每天清晨必先到山神庙上香,然后带领工友们开山破石。那神锤果然厉害,无论多坚硬的石头,一锤下去必然开裂,而且石料都会变得细腻温润,极易雕琢。
阿力谨记山神教诲,白天开山修路,晚上就用多余的石料雕刻各种器物。他先为工友们每人雕了一个护身符,又为青林镇的孩子们雕了些小动物玩偶。剩下的石料,他打算在山路贯通后,雕刻一对守护石像立在路口。
转眼一个月过去,山路终于贯通到了山那边。最后一块挡路石被阿力击碎时,整个青林镇都沸腾了。男女老少提着灯笼火把上山,围着石匠们载歌载舞。周镇长老泪纵横,拉着李老石的手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阿力带着几个手艺好的工友,开始雕刻守护石像。他用的是最好的两块铁心石料,一块青中带白,一块白中透青。
"阿力哥,你雕的是什么呀?"小徒弟柱子好奇地问。
"左边这位是山神爷爷,右边是土地公公。"阿力一边用细錾子雕琢山神的胡须,一边解释,"有两位神明守护,这条路才能长久平安。"
七天七夜后,两尊一人多高的石像终于完成。山神像慈眉善目,手持青藤杖,衣袂飘飘似要乘风而去;土地像笑容可掬,拄着拐杖,腰间挂个酒葫芦。两尊石像相对而立,正好守护在路口两侧。
"太神了!简直像活的一样!"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周镇长带领全镇百姓举行了隆重的祭拜仪式。而后,他宣布要在山口修建一座新的山神庙。
"这庙就由阿力师傅主持修建,神像也请阿力师傅亲手雕刻!"
阿力欣然应允。他白天带领工友们建庙,晚上就在油灯下雕刻山神像。这次他选了一块通体碧绿的石料,要雕一尊三尺高的主神像。
雕到第二十七天夜里,阿力正在修饰神像的衣纹,突然听到有人轻笑:"手艺又有长进了。"
阿力抬头,看见那位白须老者正站在庙门口,月光为他镀上一层银边。
"山神爷!"阿力慌忙下拜。
"不必多礼。"老者走进来,端详着未完成的神像,"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阿力恭敬地说:"全赖您赐予神锤。如今山路已通,这锤该归还给您了。"
山神却摇摇头:"此锤与你有缘,就留在你身边吧。记住,用它造福百姓,自有福报;若生贪念,必遭其咎。"
"弟子谨记!"阿力郑重承诺。
山神满意地点点头,身影渐渐淡去,只有声音还在回荡:"青林镇有你,是百姓之福......"
三个月后,山神庙落成。阿力雕刻的主神像庄严慈悲,两侧还有十二尊形态各异的小神像,都是山中精灵的化身。开光那天,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朝拜,香火之盛,令人叹为观止。
说来也怪,自从山神庙建成,那条山路再没发生过塌方滑坡。即使暴雨倾盆,山水也会乖巧地绕路而行,不伤道路分毫。来往商旅都说,夜里常看到一位白须老者在路口巡视,遇到迷路的就指点方向,遇到歹人就惩戒驱逐。
青林镇因路而兴,日渐繁华。阿力留在了镇上,开了间石雕作坊,收徒传艺。他雕刻的作品远近闻名,尤其是那些用铁心石料雕成的物件,据说有辟邪护身的奇效。
每年山神庙会,阿力都会亲自为神像拂尘上漆。直到他白发苍苍,仍保持着这个习惯。临终前,他将神锤传给了最得意的弟子,只嘱咐了一句:"心正则艺精。"
如今,青林镇的山神庙依然香火鼎盛。那对守护石像历经风雨,依然完好如初。有细心的人会发现,每当月圆之夜,石像的眼睛似乎会泛出微光,继续守护着这条通往山外的路,和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