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当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在孟买论坛上放言:“这是印度取代中国的千载良机”时南亚次大陆的局势,就像被两股热浪给撕扯开了。
一边是特朗普政府把对华关税加到了125%,那场面就像一把烈焰,另一边呢,印度对美出口医药品增长了15%,一片狂欢景象。
这看似挺聪明的“关税套利”玩法其实是在全球化退潮之时,把印度推向了最为危险的漩涡。在中美博弈这根钢丝之上,莫迪政府用“战略投机”编织了个繁荣的假象,不过现实的裂痕正将其撕得粉碎。
印度的“政策腾挪术”简直就是现代版的“火中取栗”。2025年4月,万斯访印时,新德里一边给中国钢铁加了12%的关税当“政治献礼”,另一边又把对美电动汽车的关税腰斩到15%。
这种“左右开弓”的外交把戏,(其本质表面上呢,是借助关税差价去抢订单,实际上呢,是将自己的制造业捆绑在了美国贸易战的战车上。
美国暂停对印加征关税,这仅仅只是让印度在供应链重组当中充当了一个“临时工”,可印度却真的以为这是“产业跃升”的入场券。
这场“关税套利”游戏的致命问题,就在印度工厂那些,陈旧且锈蚀的齿轮里。
美国零售商抱怨,“印度货质量,时好时坏”,这不就直接,戳中了印度制造业的软肋吗?
就说苹果在印度的工厂吧,本土零部件采购率,还不到15%,70%的电子元件,得从中国进口,就连铁路货运时速,都被卡在25公里的“龟速”上。
这种“组装经济”,和“中国产业链”绑得紧紧地,印度那“去中国化”的口号简直就是闹剧——每台出口的印度手机,不都携带着中国的屏幕,有着中国的芯片,还嵌着中国的螺丝钉。
更要命的是,印度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之中,正一步步地走向战略失衡。
万斯在推销F-35战机之时,新德里或许未曾细细思量:美国的每一张针对印军售的订单,实际上都在将印度逐步往那“印太棋局”的绞肉机当中推送而去。
而中国对印度空调压缩机的“豁免许可”,就像是轻轻地,缓缓地扇了印度一巴掌——北京以市场这一手段,郑重地提醒新德里,在供应链深度绑定的当下现实之中,“选边站”这般政治表演,终究会被经济规律予以反击。
这场“关税赌博”,最大的讽刺在于:印度想凭借政策,在产业马拉松中进行短跑式超车,不过却忘却了,在那跑道之下,早已埋下了定时炸弹。
当全球供应链因印度基础设施欠佳而转向非洲之时,当美国察觉到印度的“本土化”仅仅是廉价劳工的代称之际,莫迪政府的“双轨外交”势必会崩盘。
以后写印度经济史的时候,2025年的关税套利狂欢,估计也就是南亚雄狮在工业文明门槛前的最后一次徒劳挣扎了。
参考文献:
[1]《印度终归是那个印度:错失百年一遇的战略机遇,内外困局亟待处理》:该文指出印度在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数字经济曙光初现的历史机遇时,由于莫迪政府的战略短视与政策失误,正走向困境。
[2]《关税乱战印还想产业升级?“印度制造”能否抵御特朗普冲击》:剖析了印度在特朗普单边关税政策与保护主义浪潮下的战略应对与内在困境。
[3]《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对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印度的战略布局。
[4]《印度的经济增长与改革政策》:中信建投的报告分析了印度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包括私人资本支出较低、FDI下滑等问题。
[5]《失衡边缘的印度“大国外交”》:指出印度在中美博弈中的战略失衡问题。
[6]《英媒:不确定地缘政治中,莫迪想改善印中关系》:分析了莫迪政府在不确定的地缘政治环境下,试图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7]《国际观察 - 科学研究-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梳理了莫迪政府十年来的外交政策演变脉络,探讨了其中的变与不变。
[8]《印度经济政策、数字化转型、包容性增长将成为》:分析了印度在大选前的经济政策走向和挑战。
[9]《(经济观察)贸易战没有赢家 白皮书亮明中国态度》:中国官方发布白皮书,亮明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态度,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10]《为什么最近印度态度突然好转?因为经济可能真的很糟糕…》:通过分析印财政部发布的《经济调查报告》,揭示了印度经济所面临的五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