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已经陷入一个严重内卷的怪圈之中了,很多厂商为了在行业内冲出量来,宣传口号喊的是一波比一波夸张,有宣称能轻松实现1000公里续航竟然还支持十分钟快充的,有宣称1200公里续航十年可保电池的,总之为了打动消费者,他们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在续航上做文章。
不排除很多消费者被打动了,但是要清楚目前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有一个非常脆弱的软肋,那就是不管他们怎样在技术上更新,只要它的动力引擎还是电池,那么它永远都驮着电瓶车的心脏,从本质上说并不属于真正的新能源。
国际上早对新能源车有了新的定义,要用常见或经济环保的能源做动力引擎,无废气排放、输出高能动力而且对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新型交通工具。
在这一点上,曹德旺老人家看得非常通透,他认为燃油车烧汽油和柴油,现在的“新能源”用电池又不是烧水,还是电瓶车嘛,这就会让大家都去搞那个电池,因为现在没有什么好投资的,很多厂家把电池搞来搞去的,最后浪费了很多资金又制造了很多泡沫出来,最后大家弄完又得死一次!
老人家说的都是实在话也是目前赤裸裸的现状,新能源车以电池为动力引擎,注定走不出质的飞跃,各路厂家为了增加续航里程,只能拼命研究电池结构,然后都在比赛增加电池的数量,续航里程是增加了但是电池加的越来越多车身越来越重,安全系统跟着越来越低了。
要明白,不管是三元锂还是磷酸伯锂电池,他们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对大气、土壤和水质造成极大污染的物质,从这方面来讲,电瓶车和新能源毫不相关。
另外,电池本身的耗损是相当大的,很多厂家宣称续航里程1000公里,但是很多车友测试后发现能达到900公里已经是奇迹了,注意这还是在新电池和高速公路上测试,如果是用半成新的电池和在坡道稍微多的国道上测试,成绩一定会是非常尴尬。
还有,电瓶“能源车”作为一种过渡品和测试品,安全性能也令人担忧的,车子发生自燃是经常的事。
你看这位老哥上个月刚买的车子,开着开着就自燃了,万幸运的是没有引发爆炸,可他看着这熊熊大火,心里无论如何是留下阴影了。
还有这位车主,开着开着就闻到了糊臭味,幸好反应及时推门跳出,看着这浓烟滚滚车头可是吓坏她了。
很多厂商宣传说“新能源”车不用加油用着便宜,每公里不到一毛钱的电费,但是可以多车友使用之后表示并非如此:
首先购车就很贵,同一款车型新能源要高出燃油车2万以上,然后是保险高,一旦出过险后,第二年的保费几乎接近天价,第三是续航里程焦虑,越是高速里程衰减越快,总是担心被丢在高速路上弄出事来,第四当然是电瓶了,更换一组电瓶七八万够另买一辆了,这样算下来一点都不便宜,还要忍受充电难和各种心理上的煎熬。
曾经呀,有研究者尝试用水作为燃料,其原理是快速把水电解,使其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都是可燃料气体,而且燃烧的效率比汽油还高,按照这种思路有人曾经研究出用水做燃料的新能源汽车,看来曹德旺老人家确实见多识广,如果现在的技术可以解决如何快速电解水的话,水或会成为一下代的新能源。
我们这一代人,想要真正用上新能源汽车,还需要开拓思路,不断的去探索发现新能源,前景是美好的,专家们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