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资讯!
编辑:枫叶讲一讲

"商场清场!闲杂人等统统闪开!"2025年3月15日杭州某商场的这一幕,让路人恍惚间以为穿越到了清宫戏现场。
30名黑衣保镖筑起三道人墙,6个助理手挽手开道,被围在中间的吴谨言低头刷着手机,对推搡顾客的保镖置若罔闻。
这场堪比古代娘娘出巡的阵仗,彻底撕开了娱乐圈"顶流特权"的遮羞布。
要论起吴谨言的"作妖史",得从七年前那场震动娱乐圈的央视风波说起。

2018年《延禧攻略》爆红后,"六公主"(央视电影频道)约访这位新晋顶流。
谁料采访组提前半小时到场后,吴谨言团队临时变更场地不说,竟要求央视支付新增场地费用。
面对央视电影频道工作人员的解释,吴谨言经纪人强硬表示:"艺人时间宝贵,你们应该提前做好预案。"
最终以"行程冲突"为由放了鸽子。

央视网罕见发文痛批"艺德不够",其团队那份错字连篇的道歉信,被网友戏称"比语文试卷改错题还精彩"。
要说这姑娘是真不长记性。
前脚刚被央视敲打,后脚就在商演中搞出"6助理+30保镖"的排场。
根据杭州市保安服务公司报价,专业安保人员日薪通常在1500-2500元之间。

目击者估算单次安保支出超6万,这钱够普通家庭半年开销了!
更过分的是,当带孩子的母亲质问"公共场合凭什么清场"时,保镖竟理直气壮回呛:"这是明星特权!"
现场视频显示,五岁小女孩被挤到墙角哭泣,保安却仍在驱赶围观群众。
这种场景让人想起某流量男星去年在机场让保镖推倒孕妇的恶性事件。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有粉丝爆料,某次机场接机时因拍照距离过近,手机直接被保镖抢走删除照片。
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权,但明星在公共场所的合理拍摄并不构成侵权。
吴谨言在直播中轻飘飘一句"保护隐私是基本权利",瞬间引发全民大讨论。

网友辣评:"真当自己是魏璎珞转世了?紫禁城都没您会摆谱!"
这种特权意识让人想起某归国偶像曾要求酒店封电梯专用,结果导致心脏病患者延误送医。
广电总局去年出台的《演艺人员从业规范》明确规定,艺人不得滥用社会资源扰乱公共秩序。
深扒这场闹剧,处处可见利益链条的共谋。
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团队实行"三不原则"——不住五星级以下的酒店、不接临时行程、不配合预算外安排。

某次品牌直播因灯光色温偏差,吴谨言当场罢录索赔20万"精神损失费",创下业内耍大牌索赔纪录。
平台的流量陷阱同样值得警惕。
某综艺制片人坦言:"她越作播放量越高,上次罢录预告点击翻3倍。"

这种饮鸩止渴的运营模式,与某选秀节目故意制造选手冲突博眼球的套路如出一辙。
数据显示,刻意营造争议的综艺话题度平均提升47%,但观众留存率下降29%。
粉丝的畸形应援更添乱象。
后援会曾发起"保镖众筹",声称"不能让对家看笑话"。

这种"被害者叙事"让吴谨言在信息茧房中越陷越深,真以为天下人都要害"本宫"。
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群体性认知偏差在饭圈极为常见,容易导致艺人产生虚幻的优越感。
吴谨言的遭遇绝非个例。
如今明星出行标配七八个助理已成常态,某顶流被曝每天要喝指定品牌矿泉水洗澡,每月仅用水开支就超2万元。
这种"特权依赖症"背后,是数据注水养出的虚妄人气。

去年某平台清理虚假流量,直接导致368位艺人"超话"排名暴跌。
资本追捧催生的畸形优越更令人担忧。
某小鲜肉拍戏要求清空整层酒店,剧组不得不额外支出18万包场费。
这种荒唐要求竟被宣传成"敬业表现",片方通稿写着"为保持入戏状态拒绝外界干扰"。

可对比老戏骨李雪健拍《焦裕禄》时与群众同吃同住的往事,实在讽刺。
值得玩味的是,当年那个提着盒饭挤地铁、笑着说"能演戏就是幸福"的姑娘,如今被30个保镖隔绝在真实世界之外。
中戏教授曾指出,生活体验缺失是年轻演员演技浮夸的主因。
2010年至今,获得三大电影节奖项的内地演员,82%有过基层生活经历。

这让人不禁想起《延禧攻略》里的经典台词:"人心存良善,更应懂自保。"
可惜戏里的魏璎珞懂得审时度势,戏外的吴谨言却把嚣张当成了生存法则。
这种错位映射出娱乐圈的荒诞现实——演技未必能捧红艺人,但炒作绝对可以。

这场闹剧的后续发展颇具警示意义:主演剧集收视跌破0.3%、广告商宁可赔500万也要解约。
某化妆品品牌负责人透露:"舆情监测显示其代言产品差评率暴涨300%,多数消费者留言'不想用耍大牌明星推荐的东西'。"
95后观众调研显示,其反感率高达78%,主因正是"特权意识"。
这印证了那句老话:观众能把您捧上神坛,也能让您摔得比谁都快。
参考某偷税女星复出直播被抵制事件,可见公众对劣迹艺人的容忍度越来越低。

娱乐圈要想破除特权迷思,需要三方合力。
行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失德艺人实行联合抵制。
参考韩国演艺制作者协会的"不良艺人封杀令",我国也需建立更完善的惩戒机制。

目前已有48家影视公司签署《抵制天价片酬承诺书》,但执行力度仍需加强。
平台摒弃唯流量论,建立艺德考评体系。
可以借鉴日本杰尼斯事务所的"粉丝满意度调查",将观众评价纳入艺人考核指标。
某视频网站试行的"正能量指数"算法,已成功降低13%的争议性内容推送。

观众用脚投票,拒绝为"特权明星"买单。
当红小生张某某粉丝团发起的"理性追星公约",两个月内获得超百万网友支持。
这种自下而上的变革力量,或许才是净化行业的关键。

那些前呼后拥的排场,除了满足虚荣心,对演技提升可有半分助益?
看看国家话剧院老艺术家们骑着自行车排练的日常,再看看某些明星的作派,高下立判。

戏里演娘娘那是本事,戏外摆娘娘架子就是笑话!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