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响,上级从成都军区抽调部队入藏作战。
在当时西藏军区与成都军区都是大军区,级别一样,但西藏只有一些独立师,而成都军区下辖驻扎几个野战军,其中就有54军。

54军是丁盛领导的部队,1958年挺进四川驻防,1959年抽调130师入藏平叛,在西藏3年。1961年奉命归建54军,几个月后上级再次调130师入藏。
尽管丁盛司令希望值班师135师前去,让130师休整,但上级没有采纳。
对130师全体指战员来说,也没有想到二次入藏
1962年的形势很紧张,蒋介石扬言准备要反攻,各大军区、军兵种进行大规模备战,尤其是东南地区的福州军区、南京军区等地。成都军区也进行备战训练,丁盛回忆:在大家的意识里,如果战争到来,54军在西南,鞭长莫及,而且东南有不少部队,也轮不到54军。
中印边境在此情况很紧张,敌人不断挑衅。对130师官兵来说,如果西藏发生战斗,54军也可能不是第一批入藏部队。此前入藏3年刚归建,就是轮番作战也该换一换部队吧。

因此,无论西南局势,还是东南局势,对54军来说都不应该是第一批被调动的部队。丁盛回忆:大家的思想就是这样想的。
当入藏命令下达时,依然要求130师入藏,上级没采纳丁盛意见,或是因为高原反应会影响战斗,135师能打仗,打不少硬仗,是一支老红军发展起来的。在平原作战是一支猛虎,可入藏高原反应下,战斗力如何?战争也不可能等着战士们适应了在去打。

130师或许入藏前也有高原反应,但3年的作战,完全适应气候,随时都可战。在1959年青海、西藏平叛中,高原反应使得21军战果不大,部队没有按照时间抵达指定地点,可见影响之大。
部队得知又要入藏,思想没有准备,就像之前所说大家都不认为可以被抽调。
此时130师在搞大生产,把部队撒下去,弄几十个点。他们开垦生产是在山上,只能是一个个通知,也没有动员工作。但说到保家卫国,部队的情绪很高,没有开小差的,这就是部队平时治军水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