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运的诡谲棋盘上,一则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悄然刺痛了社会的神经。一位集伦敦城市大学本科学历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于一身的海归精英,竟在筹备婚礼的甜蜜时刻,决然选择告别这个世界,徒留亲人的声声悲叹与无尽的社会争议。
故事的主角,是合肥姑娘小语(化名)。她凭借自身的卓越才华,在 2018 年通过校招成功进入某大型国有银行安徽分行,正式开启了职场之旅。本以为未来一片光明,可谁也没料到,2023 年 11 月,当她怀揣着对婚姻的美好憧憬,向单位申请婚假时,一系列变故打破了生活的平静。
小语的母亲李女士,每每提及女儿的遭遇,眼眶都会泛红。据她讲述,小语在备婚期间就向领导提出了婚假申请,却被领导一口回绝。紧接着,领导又安排她整理近三年的纸质档案。此后,各种莫须有的借口接连出现,领导更是频繁约谈小语,短短几天内,约谈次数多达十几次。就在小语离世的前一天下午,她的领导王某某还与她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而在小语出事前 20 分钟,王某某竟拨通了小语父亲的电话,给这个即将破碎的家庭蒙上了更深的阴影。
然而,王某某却对李女士的说法矢口否认。王某某表示,自己与小语相识时间不长,从没有刻意针对过小语。那些被家属认定为 “频繁谈话” 的交流,实际上都是围绕业务风险梳理展开的正常工作讨论。在两天半的时间里,谈话仅有十多次,每次最长也不过 20 分钟。王某某还声称,单位经过全面调查,已经证明自己在整个事件中没有任何不当行为。
面对女儿的突然离世,小语的父母悲痛欲绝,他们无法接受女儿就这样离开,更无法容忍女儿或许遭受的不公。为了给女儿讨回一个公道,他们毅然将银行安徽分行、总行以及王某某告上法庭,要求被告支付死亡赔偿金 20 万元,精神损失费 8 万元。
今年 1 月 22 日,合肥市包河区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小语系自杀身亡,被告银行安徽分行对其死亡结果并不存在过错。但考虑到小语家庭的巨大悲痛,法院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判处银行安徽分行给付抚慰金 28 万元,并驳回了李女士的其他诉讼请求。
这一判决并未让李女士平息心中的怒火,她坚信女儿的死与单位的不当行为脱不了干系。因此,李女士果断决定上诉,期望能在二审中为女儿讨回一个公正的说法。
这起案件,不只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职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在追求业绩的同时,企业是否忽视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心理健康?当悲剧发生时,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划分责任?这起案件后续的发展,值得每一个人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