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要让君主信任远征军统帅,真的很难。
对此我深以为然,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很难找到一位君主完完全全地信任长年在外统军的将领。
汉光武帝刘秀算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完美的君主了,可在这个事情上,同样不能免俗。
马援是光武时期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他虽未能名列“云台二十八将”,但由于个人品德高尚、军事能力突出,依然名垂青史,受人尊崇,甚至比“云台二十八将”的名气更大一些。

他这个人社会责任感极强,年轻时就为汉光武帝平定天下立过很多功劳,建国以后又长期驻守边疆,抵御匈奴和乌桓的进攻,可以说任劳任怨,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因此,汉光武帝非常信任他。
后来,南方五溪有个部族叛乱,一直打到了临沅县,汉光武帝两次派兵征讨,都大败而归。

此时,马援虽然已经六十二岁高龄了,但为担君之忧、纾国之难、解民之苦,他再次主动请缨,前往平叛。
汉光武帝被他的一腔爱国热血所感动,就交给他四万人马,让他去攻打五溪。
可是五溪的气候实在是太怪了,北方军队根本难以适应那里的气候。
马援大军到达以后,还没来得及展开攻势,就有很多兵士中暑身亡,部队接二连三地出现非战斗减员,连马援本人也病倒了。

时间久了,就有人在汉光武帝面前大进谗言,说是马援指挥失误导致部队伤亡惨重。
虽然汉光武帝一向很信任马援,但由于经不住身边人的反复挑拨,也渐渐产生怀疑,于是派中郎将梁松前往申饬,并监督其军队。
由于路途遥远,梁松到达前线的时候,可怜的马援已经病死了。
梁松与马援素有嫌隙,不愿意就此罢休,于是回到京都以后,又向汉光武帝参了马援一本。

他不仅诬陷马援指挥失当,还说他在前线大搞贪污腐败,曾经私下搜刮大批珍珠,全都运回了家。
所谓“墙倒众人推”,马援的手下为减轻自己的罪责,也和梁松沆瀣一气,打算坐实马援的罪行。
按理说,马援为国家鞠躬尽瘁那么多年,汉光武帝对他的为人还是有所了解的,怎么都不应该因为梁松等人的一面之词,就怀疑他,治他的罪。
可出人意料的是,汉光武帝真的相信了,不仅立即革去马援的爵位,还要彻查已经死去的马援的罪。

还好,经过仔细查证,事情最终真相大白——原来,马援运回家的并不是什么珍珠,而是从南方买来给他自己治疗风湿病的薏苡罢了。
知道真相过后,汉光武帝非常后悔,亲自为马援平反,才保住了这位为国家操劳一生的老将军的一世英名。
看吧,就是因为一场远征,英明睿智如汉光武帝也会怀疑自己的将军,更何况还是那么忠厚老实、那么大公无私的老将军。
所以,夜长梦多,世事多变,人心难测,如果一个人手握大权,独当一面,就该时刻维护好与君主的关系,把信任的小桥架得又坚固又牢靠,否则前途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