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国内唯一健在的日籍解放军中村京子:定居北京,92岁每天坚持散步

2024第N种回顾方式在北京的一座公园里,每天都会有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坚持散步,锻炼身体。她的身份非常特殊,是目前我国国内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在北京的一座公园里,每天都会有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坚持散步,锻炼身体。

她的身份非常特殊,是目前我国国内唯一健在的拥有日本国籍的解放军。

若将她的人生故事改编为电视剧,其情节必定跌宕起伏,乃至会令人感觉虚幻不实。

可那些事情,就切切实实的发生在她的身上,令人惊讶与震撼。

这位传奇的老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是什么原因促使她留在了中国?

中国同胞对日本人的情感有些特别,虽然从理智上来说很多人都明白,几十年前的侵华战争中,有的日本人也是无辜的。

但是真正见到日本人,大家还是很难不发生应激反应。

两个国家曾有过血海深仇,正因为如此,中村京子这个留在中国生活的昔日的日本军人,才会显得那么特别。

她是1945年跟着大部队来到中国的,此时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所以中村京子的手上并没有沾染过中国无辜平民的鲜血。

当时日本的失败已经是大势已定,但部分激进分子仍然不肯放弃野心,所以派出了一支自杀式的傀儡部队,这就是中村京子所在的部队。

她和伙伴们需要抓住一切机会,接近中国军人,然后以自身为诱饵发起自杀式袭击,争取和更多的中国人同归于尽。

从日本人的这个计谋就能看出,日本当局并没有把无辜平民的生命放在眼里。

只要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野心与欲念,任何人都能被牺牲掉。

那个时候的中村京子懵懵懂懂,但她已经有了是非观念,知道自己是被祖国抛弃的人,也知道日本正在做不正义的事情。

所以,当他们的计划破产,日本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之际,她并未选择返回日本,而是留在中国,投身医务系统工作。

其实当时中村京子的想法并没有多么高尚,她只是单纯的觉得,在认识那么多友善的中国人之后,自己在中国的生活一定会比回到日本更好。

右一中村京子

1931年出生的她,那一年也不过才14岁,已经经历过很多很多苦难。

她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没有任何背景支撑,是上层统治者可以随意欺压的对象。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进入持久战阶段,物资消耗越来越快。

于是日本当局非常心浮气躁,竟然慌不择路,以相当残暴的手段,从平民手中强行抢夺各种生活物资。

中村京子曾亲眼目睹,自己的父母为保护家中仅存的一点口粮,当街遭受日本士兵的打骂与折辱。

她亦目睹过有人欲抗争,然而最终却被日本士兵杀害。

这样一个国家,对外以非正义的手段侵略其他国家,对内无限度的残害自己的民众,它真的值得忠诚,值得坚守吗?

中村京子乃明达事理、善辨是非之人。在想通关键问题之后,她留在中国的决心愈加坚定了。

日本国内唯一让她放不下的,就是她的父母。

为了自我的解放,她不得不把这份牵挂深深埋藏在心底。

朴实而善良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因为她日本人的身份而歧视她,排挤她,反而可怜她是个无辜的小姑娘,力所能及的为她提供帮助。

虽然这里是异国他乡,但她却感觉到了如同家庭一般的温暖。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她还遇见了自己愿意携手一生的另一半。

那是一个名叫米勒的德国男人,他是中村京子工作的医院院长。

之前在国外,他读到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于是跟随着书中精神的牵引,来到了中国,然后爱上了这片土地。

他对中国和我党的认识,比中村京子更加深刻。

他亲眼见到过我军战士为了保护普通民众,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性命。

他也亲眼见到过在生死的抉择面前,更多的人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朋友,留给战友。

他还见到过无数中国人民守望相助的,令人感动的场景。

只有一个始终心向光明的党派,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

也只有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他才能由衷的感受到价值被实现的喜悦。

所以自从到中国定居之后,他就没有想过再离开,这一点,倒是和中村京子不谋而合。

从他的嘴巴里,中村京子听到了很多与中国有关的颇具力量的故事。

她无数次为这些故事而感到震撼,更惋惜自己之前对中国的认识之浅薄。

而这些故事,以及米勒这个男人,也如同一根根绳索,将她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和中国绑定。

解放战争中,他们经历过分离,一个人继续留在医务工作岗位上,一个人跟随解放军辗转了各个地方。

直到天津解放,他们才终于在天津城里重逢。

这一次的重逢,就意味着他们会永远相守。

在亲朋好友和同志们的见证之下,他们二人正式结为夫妻。

中国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也是他们情感的最终归宿。

说来也是十分有趣,这两个人一个来自德国,一个来自日本,都是代表着非正义的法西斯国家。

可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却在中国这样一个代表着正义的国度遇到彼此。

可见,他们的缘分是上天注定。

米勒找到合适的机会,把自己的国籍变成了中国,但中村京子还保留着日本国籍,不过不要误会,这并不意味着她还想回到日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之下,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民众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而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阶段,经济还没有腾飞。

即使有着这样的对比,即使明知道自己回到日本,可能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中村京子也没有动摇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对中国的眷恋,已经从最初的利己想法,变成了后来的更深层次的价值认同。

在中国境内,中村京子并不是唯一一个选择留下来的日本人。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存在着一批没有泯灭良知的人。

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会因为主观上的想法而左右正确的判断。

日本人在战争时期选择成为无国界医生,帮助中国的伤员。

有的日本人像中村京子那样,真正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家,还有日本人甚至直接加入八路军,把枪口对准惨无人性的侵略者。

血统上的归属,生来就已经注定,他们无法改变。但是价值上的选择,可以让他们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说回中村京子,丈夫米勒比她的年纪更大,也比她更早离开人世。

在米勒离世之后,她失去了生活上心心相印的伴侣,同时也变得比从前更加坚强和独立。

年龄越来越大,中村京子能够坦然的接受生命这趟列车上,其他人不间断的上上下下,也能坦然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改变。

她更加专注自身的状态,内心不断自洽。

1931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经94岁,仍然还健健康康的活着。

她每天都会到北京的公园散步,用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和周围的人聊聊天,听一听树上的鸟叫,看一看远处的风景。

她的存在,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证据。

她可以以第一视角,讲述自己所看到的日本侵华战争的过程,而这也是日本右翼分子无法抵赖的事实。

可能只有这些受到过本国欺压,又经历过太多复杂过往的人才能更真切的体会到,身为中国人是多么幸福。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中村京子:六十载中国岁月——《国际人才交流》 2007年第5期28-29,共2页

2、中村京子:跟随八路军的日本护士——《国际人才交流》 2015年第10期56-58,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