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距离重新入住白宫仅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的外交团队开始考虑重启已经中断数年的美朝领导人会晤。尽管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在上任期间曾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与朝鲜的历史性峰会,但如今,朝鲜半岛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使得特朗普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或许还对朝鲜问题心存眷恋,但金正恩似乎已经对美国没有任何幻想。
根据美国政界的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团队仍然认为,与朝鲜最高领导人的直接对话是降低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在当前美朝关系冷却的大背景下。然而,特朗普本人尚未就此做出最终决定。从竞选期间的表态来看,特朗普始终强调自己与朝鲜领导人的私人关系,并声称一旦当选总统将恢复与朝方的对话,认为美国应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平共处。因此,他有可能会复刻第一次任期时与金正恩的历史性峰会,尝试缓解美朝关系,并在朝核问题上争取更多突破。
然而,朝鲜方面对特朗普恢复对话持谨慎态度。早在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前,朝鲜外交部门就表示,特朗普与金正恩的私人友谊并不足以转化为实质性的外交成果。朝鲜方面强调,特朗普的态度必须与美国的外交政策区分开,指责特朗普对朝鲜的不信任情绪在过去的谈判中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金正恩明确表示,朝鲜已尽可能与美国展开对话,但美方始终抱持“不可改变”的敌意,导致朝鲜更加坚定地认为,发展核武器是确保自身安全的唯一途径。
这一系列表态显示,虽然朝鲜未完全关上与美国对话的大门,但对美方能够缓和关系的期待已经逐渐消退。
特朗普上一任期的外交努力并未带来朝鲜半岛局势的根本转变。在与金正恩会谈时,特朗普并未兑现解除经济制裁的承诺,这让朝鲜在与特朗普的沟通中失去了期待。加之,过去四年中,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给特朗普重启美朝对话增添了新难度。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对朝政策转向施压,并未恢复特朗普时期的接触模式。美国政界的政党更替以及政策的波动性,进一步加剧了朝鲜对美方态度的不信任。朝鲜官媒曾形容,无论哪方政府执政,美方对朝政策的内在矛盾与不稳定性注定了朝鲜只能依赖核武器来保卫自身。
此外,朝鲜与韩国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特朗普任期内,韩朝关系相对稳定,文在寅政府为金特会的牵线搭桥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尹锡悦政府上台后,韩国的对朝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逐渐与美国的对朝施压政策相协调。朝鲜方面愈发将韩国视为“敌国”,而韩国在美朝之间的调解角色变得微弱,甚至可能起到负面作用。
在过去的四年里,朝鲜与俄罗斯的合作逐步加强,双方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朝鲜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获得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如火箭和卫星技术,从而提升了自己的核能力。这一变化使得朝鲜的战略选择发生了变化,朝方不仅不再迫切需要美国解除经济制裁,而且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也成为特朗普能否与朝鲜达成协议的重要变数。
特朗普上一任期内的对朝制裁施压,原本是其与朝鲜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朝鲜一直希望通过解除制裁来缓解经济压力。然而,随着俄朝关系的加深,朝鲜逐渐不再把美国的经济援助看作至关重要。特朗普如果希望以解除制裁为谈判条件,恐怕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占据上风。
综上所述,特朗普即使重新入主白宫,短期内美朝领导人对话的恢复也难以一蹴而就。首先,美朝之间缺乏足够的政治互信,朝鲜方面已不再把与美国的对话视为改变现状的关键。其次,随着俄朝同盟的深化,朝鲜的外交选项增多,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尽管如此,特朗普依然可能会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策略,不再强求朝鲜全面弃核,而是以放松制裁、暂停美韩联合军演等手段作为筹码,争取实现军控谈判,缓解美朝关系。特朗普可能会选择通过这些方式为自己争取政治资本,确保自己的外交成绩不至于空手而归,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更为复杂的地缘事务中。
总的来说,虽然特朗普在竞选时提出的重启美朝对话构想充满政治吸引力,但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化以及地区力量格局的变化,这一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仍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是否能够再次引领美朝对话的历史性时刻,或许只能在未来的外交博弈中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