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又是一个世界痛风日!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一组数据,你知道全国哪个省是“痛风大省”吗?
参考《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以及2019年首部《广东省人工智能大健康管理蓝皮书》,广东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率双双“上榜”。
广东省的高尿酸血症整体患病率高达30.3%,这一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以广东千万级人口的体量来估算,高尿酸血症患者或突破300万人。

难怪有人会这样形容:“东南西北中,痛风看广东”,广东真是个妥妥的“痛风大省”。
那么,为何广东成为痛风“重灾区”呢?

一提到痛风,就离不开高尿酸这个问题。
如果身体的嘌呤代谢出了问题,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最终可能引发痛风。
广东人受高尿酸血症的影响人数,可谓是“名列前茅”。
珠三角地区曾开展过一项相关研究,共对6491名处于20-99岁年龄段的人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发现,其中患高尿酸血症的人数占比达 34.05% 。
这么说吧,在广东,平均每三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受到高尿酸血症的困扰。

在抽样调查中发现,广东省青少年群体呈现高尿酸血症趋势,广州市主城区针对高中生群体做健康检查时发现,该人群尿酸水平异常检出率已突破50%阈限。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曾接诊过一名的痛风患者,虽然该患者年仅25岁,但是他的“痛风史”已有12年。
档案显示,他从小就有诸多不良习惯,把碳酸饮料当早餐,长期服用高糖饮品,且作息紊乱。
13岁时,他就已经被确诊为痛风,后来依旧保持不良习惯,导致如今全身布满痛风石,生活各方面都受到限制。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报道:一名18岁的高中生,年纪轻轻就饱受痛风折磨。
他平日习惯靠喝奶茶“续命”,两天一杯奶茶对他来说还是较低频的“续命”方式。
早在4年前,该高中生已经出现过痛风发作史,但由于当时症状不算太严重,他没有遵循医嘱,照常随心所欲地吃喝玩乐。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手脚关节多处肿胀起来,里面像有千万根针在扎,疼得他嗷嗷大叫,甚至无法自行走路。

这名高中生的案例是痛风早发的典型代表,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尿酸隐秘而又漫长的潜伏,最终引发痛风。
痛风,到底有多痛呢?
据患者描述,痛起来时就像蚂蚁在啃食骨头缝。急性发作时,身边路过的人带起的一阵风,都会在大夏天让人痛出一身汗。
除了针扎般疼痛外,关节的红肿,发热,变形也会随之而来。
要命的是,痛风不是一种病,而是一串病。
为啥痛风专门找上广东人呢?

在广东的经典老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最怕日日要煲靓汤”。
在广东,尿酸高的原因千千万,但如果要选出最具代表性的,那一定是爱喝汤。
广东的汤文化有详细分类:一滚二炖三老火,其中,广东妈妈最推崇的就是老火靓汤。
然而,老火靓汤恰恰是嘌呤高含量的“温床”,嘌呤摄入高,导致尿酸高。
长时间熬煮禽类等食材三四个小时,嘌呤这种物质极易溶于水,随着熬煮时间的延长,肉食当中的嘌呤就会逐渐释放并溶解在汤中。
这种看似滋补的汤品,却可能成为高尿酸的潜在风险来源。

当然,爱煲老火靓汤只是覆盖广东大部分家庭的情况,而剩下的一部分人群也有自己的高嘌呤摄入“雷区”。
广东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这决定着沿海地区的人得靠海为生,海鲜成了餐桌上常客。
生腌,生蚝等各类富含高嘌呤的海鲜被大量摄入,无形中增加了尿酸升高的风险。
除了海鲜和汤,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酒。
虽然酒本身不会直接产生嘌呤,但它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并促进内源性嘌呤的合成。
广东省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特色酿酒,例如梅州的长乐烧、吴川的梅鹿液,各地饮酒文化深厚。
研究表明,在各类食物中,酒精与高尿酸的关联性最强,相关系数高达2.06。
可以说,一生爱酿酒、爱喝酒的广东人,在痛风的“叠加buff”里疯狂地徘徊。
痛风三件套:海产品、酒、汤,老广都沾上了。

当然,痛风这件事情仅仅埋怨外界因素是不行的,还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个原因或许就藏在我们的DNA里。
有相关研究表明,10%至25%的痛风患者存在家族痛风史,而痛风患者的近亲,有25%为高尿酸血症。
遗传性嘌呤代谢异常与特定地域的膳食结构存在协同效应,形成高尿酸和痛风的“易感土壤”。
不过,DNA的强大之处在于“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这便是有些人口食极简,尿酸仍降不下来;而有些人饮食杂乱,却不会被高尿酸盯上的原因。

随着近些年科技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也是越来越普遍了。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统计资料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中,代谢异常问题突出。具体来看,每百人中约有14人存在高尿酸问题,痛风患病率为0.86%至2.20%区间波动。
数据变化的背后令人震惊,更有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它们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高尿酸已被列为“四高”之一,排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

在过往,高尿酸引发的痛风是出了名的“富贵病”,通常出现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
然而,如今这种患病趋势已经由沿海向内陆,城市向农村逐渐蔓延扩散。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果糖的过度摄入。
尤其是如今的年轻人爱喝奶茶,和各种精致小蛋糕。
根据《2024至2025中国饮品行业发展监测报告》,上广深三大城市茶饮门店数均超过1万家。
而主攻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仅国内门店数量就已经突破3.3万家,大幅度领先其他品牌。
无数商家都渴望抢占年轻人市场,这也使得过去被称为“老年病”的痛风,现在开始折磨年轻人。痛风门诊有60%以上的患者是20至40岁的青壮年。
痛风发作的前期,是高尿酸血症,很多人误以为是小毛病,一直放任自我,直至痛风发作才追悔莫及。
国家卫健委曾发布相关指南,建议大家首先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
其次主食别光吃白米饭面条,多选全谷物、红薯这类升糖慢的粗粮,每天全谷物至少占主食的三成。

此外,还要注意少吃甜食、少碰海鲜和动物内脏,尽量别喝酒。
平时别久坐,有空多动动,散步跑步都行。
同时,定期监测(如每3-6个月检测血尿酸)能有效阻断尿酸→结晶→炎症的反应链条。
总之,“管住嘴,迈开腿”不仅是减肥秘诀,也是身体康健的终极奥义。
唯有从舌尖到足尖的全面觉醒,才能让‘痛’不再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END-
参考资料:
网易数读:《中国痛风最严重的省,连中学生都高尿酸》
雪球:《NCBD|2024-2025这个饮品行业发展监测报告》
佛山日报:《每5人就有1人尿酸超标,你的体检指标还好吗?》
新华社:《痛风为何找上年轻人》
作者:疏疏篱落
编辑:柳叶叨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