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古人爱吃的鹿肉,为什么现在没人吃了?难道不好吃吗?

#头条深一度# 2024第N种回顾方式早在公元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就已经开始猎食幼鹿。自此之后,鹿肉成了肉中圣品,从

#头条深一度#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早在公元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就已经开始猎食幼鹿。

自此之后,鹿肉成了肉中圣品,从远古人类的猎物, 到皇帝御宴上的头牌佳肴,鹿肉在我国古代饮食中风光无限。

可到了2024年的现代餐桌上,鹿肉早已不见踪影。

到底是鹿肉不好吃,还是现代人不懂它的美?现代畜牧业都这么发达了,我们能像吃牛羊肉一样方便的吃到鹿肉吗?

一、古人饭桌上的“硬菜”

在我国古代,鹿肉绝对是贵族餐桌上的“常驻嘉宾”。

早在先秦时期,鹿肉就是王公贵族餐桌上的珍馐美味,史料记载它是狩猎所得的重要肉食来源之一。

到了清朝鹿肉更是被捧上了天。

《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康熙皇帝微服出行都不忘让三德子在怀里给揣上一块鹿肉。

这还真不是艺术加工,康熙皇帝举办的“千叟宴”上,鹿尾烧鹿肉是妥妥的压轴大菜。

能让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康熙如此喜爱,可见鹿肉的地位之高早已超过其他肉类。

古人吃东西都讲究寓意,‍‌贵族人家之所以将鹿肉看成滋补良品,不仅是因其味道独特。

鹿的角总是生生不息,所以很多人也将这种特性寄托在鹿肉之上,觉得鹿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鹿肉有补虚赢、益气力、强五脏、养血生容的功效更是给鹿肉加持了理论基础。

所以自古以来,鹿肉一直都是滋补圣品,不管是体弱者还是老年人吃上些鹿肉都会有滋补效果。

这种药食同源的文化传统促使鹿肉在古代被追捧,有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加成”,直接把鹿肉的吸引力放大了好几倍。

贵族们吃的根本就不仅仅是味道,吃的更是一种尊贵的身份认同,连吃法都很有讲究。

寻常百姓若能在年节或人生重要时刻吃上一片鹿肉,也会被视为是莫大的福气。可如此珍馐美味为什么从现代食谱中消失了呢?

二、鹿肉为何销声匿迹?

到了现代社会,生产力不知道比古代高了多少,人类也掌握了更加高效的饲养技术。

就连古人绝对不能染指的牛也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可为啥鹿在古人心中地位如此之高,却成了绝对的小众呢?

按照现在的农业技术突破鹿的饲养难题应该不算太难吧!

还真不能单凭简单的饲养来看待鹿肉稀缺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餐桌之所以被猪肉、牛肉、鸡肉占据主导地位,是因为这些牲畜还是没有逃脱古代六畜的范围,人类饲养这些物种已经上万年了,只不过有了现代科技价值让他们的出成率更高了而已。

相比之下,鹿可就没有那么“接地气”了。

古代的森林覆盖率比现在高得多,野生动物资源自然也也不是现代社会能比的。

所以鹿这个古人狩猎的主要对象在现代社会早就成了稀缺品种,成了许多国家的保护动物,鹿肉也自然成了牢底坐穿肉,想要吃到自然是千难万难。

至于养殖,现代的社会环境和法律法规都发生了变化,养殖户必须要按程序申请各种繁琐的许可证,这就限制了鹿肉的生产量。

而且对于鹿来说,从鹿角上获取鹿茸远比直接卖肉的经济效益更高,同样都是饲养,自然也就没人去专门养殖肉鹿了。

养鹿成本也很高,鹿可是很难伺候的挑食高手,食物质量必须要高,居住环境更是要求宽敞干净。

对于养殖场而言很难实现高密度养殖,这样的习性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成本。

鹿生性胆小易受惊,孕鹿又很容易在受精后流产,一着不慎就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鹿的繁殖率本身就比较低,一只母鹿一年基本上只会繁殖一胎。

所以对于养殖户来说,养肉鹿十分不划算,稍有不慎就是个赔本出场的结局。

生长慢、成长期长、成本高的特性自然也就让很多养殖户退缩不前了。

鹿肉的味道也未必真的有多好,对于古人来说,哪怕是饲养的猪鸡鸭鹅都是纯纯的谷物饲养,饲养周期动辄一年起步,所以鹿肉对他们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可我们现在大规模饲养的所有牲畜家禽的饲养周期都比较短,肉质鲜嫩多汁。

如此对比之下,鹿肉纤维太粗,吃起来很难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味道也介于“腥”和“膻”之间,风格比较独特。

没有专业的厨艺和精湛的烹饪技巧,一不小心就是又老又柴,让人难以下咽。

正是因为上面说的几个原因,才让鹿肉的供应一直不温不火处于市场的小众地位,甚至还没有兔肉、大雁肉这些知名度高。

至于价格自然是根据市场供需条件来决定的,物以稀为贵,市场上供应量不多,价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自然没办法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要肉食。

所以对于现在人们来说,吃一次鹿肉最多也就是尝尝鲜罢了。

三、新西兰鹿肉

虽说鹿肉在我国餐桌上逐渐消失了,但另一头的新西兰却已悄悄成了鹿肉生产的主力军。

新西兰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根本就不存在我国养殖户面临的成本问题,而且整个新西兰没有大型猛兽,对于鹿来说是天然的繁殖场所。

从1988年开始新西兰就已经放开出口养殖鹿肉,如今已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相比于圈养,新西兰的鹿大多采用放养模式,鹿肉的肉质也因此更加细嫩、风味独特。

随着中新两国合作的不断加深,新西兰鹿肉已经悄然出现在一些生鲜APP上,价格也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

如果愿意尝鲜,在一些高端超市或线上平台上都可以找到鹿肉的踪迹。

除了鹿排相对贵些,普通鹿肉也就80元一斤左右,普通百姓也完全能承受得起。

花个几百块就能体验古代皇上才能吃到的珍馐美味还是蛮划算的。

新西兰的鹿肉为何能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严格的生产标准。

新西兰养殖场非常注重鹿的饲养环境和繁殖方式,采用纯天然的草饲方法,几乎很少在养殖过程中添加饲料,所以新西兰出口的鹿肉营养价值相对更高。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冷冻运输问题,现代冷链技术早已经日新月异,很多兵线技术完全可以让肉类经过长时间运输后依然保持可以生吃的口感。

所以进口鹿肉绝不代表不新鲜,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与牛羊肉相比,鹿肉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而脂肪含量却低得多,胆固醇含量更是远低于牛肉,对身体健康非常友好。

简直是现代人的绝配,吃惯了高油高盐的食物,适当吃一吃低胆固醇的鹿肉显然更加健康。

鹿肉的铁含量也相当可观,特别是血红素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对容易贫血或需要补铁的人群而言,吃鹿肉可以很好的改善身体情况。

而且鹿肉易于消化吸收,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食用鹿肉都能获得更好的滋补效果,看来古代中医诚不欺我。

既然鹿肉已经逐渐平民化,但在加工烹饪的过程中还是有要注意的地方。

鹿肉和普通牛羊肉不同,它纤维较粗、肉质较瘦,处理不好就容易变得又柴又腥。

想要让做出来的鹿肉色香味俱全还是得掌握一定的烹饪技巧的。

鹿肉汉堡在新西兰非常流行,为了让口感更加柔嫩,当地人通常会在鹿肉中加入一些烟肉、碎牛肉或奶酪,以增加脂肪含量和口感层次。

这样制作出来的鹿肉汉堡不仅肉香四溢,而且口感比普通牛肉汉堡更加独特,别有一番风味。

等到鹿肉的知名度再一次普及之后,肯定会有大量的厂商对鹿肉的副产品进行研发。

这时国内的市场上可能就会出现大量的鹿肉罐头、速冻鹿肉饺子这样的速食品,到了那时,饕餮们就可以敞开肚皮尽情享受美食了。

结尾

古人追逐鹿肉不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对生活品质和文化意义的追求。

现代人放下鹿肉也是符合现代经济和饮食习惯的必然之选。

随着进口鹿肉的进入,这个曾经的“美食宠儿”重返大众视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新西兰的草饲鹿肉不仅在营养上有优势,在生产模式上也有借鉴意义。

如果能在价格、口味和供应链上逐步优化,鹿肉完全有机会成为我国肉类市场的一匹“黑马”。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风靡古代的鹿肉,为什么现在没人吃了》新周刊2024-05-07

《市民餐桌添新菜 新西兰鹿肉来了》 人民资讯2021-12-20

《鹿肉价格上涨 新西兰鹿业已进入“恢复模式”》海外网2017-05-31

点击#头条深一度#,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