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的海南,海风的流向裹挟着科技发展的力量。在 2025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上,华为携鸿蒙生态全系产品亮相现场。
从手机到穿戴设备,从智慧家居到智选车,华为通过鸿蒙操作系统的底层创新,向全球展示了一套完整的“中国方案”——这既是鸿蒙操作系统不断迭代的历程,也是一场立足技术根基、逐步拓展至多元生活场景的生态革新。
从 1+8+N 解锁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
华为1+8+N全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的落地成果,在“1+8产品体验区”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球首款阔折叠屏手机华为Pura X是全场的焦点。其AI外屏支持与小艺语音助手沉浸式交互,而AI眼动翻页功能则彻底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只需眼球转动,华为阅读应用即可自动翻页。即使在新形态的产品上,鸿蒙操作系统也能展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华为WATCH GT 5与华为智慧屏S6 Pro,则通过鸿蒙操作系统的多设备协同能力,实时同步用户的运动数据与健康信息,构建起覆盖运动、家居的全场景闭环。不同设备里的信息,无缝流转于不同设备当中。
而在“鸿蒙智家展区”,科技与生活的融合更为直观。
以智能主机为中央控制系统,以PLC和全屋高速Wi-Fi为稳定可靠的连接底座,通过语音、传感、中控家族、智慧生活App等便捷交互方式智控全屋,将共同构筑兼具高智感和高级感的照明、新风、影音娱乐等生活场景子系统,这是“有温度的生活陪伴”的最佳证明。
鸿蒙生态的边界还在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在“鸿蒙智行展区”,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以搭载的华为途灵平台、百万像素智慧大灯、华为高阶智驾等众多华为黑科技,进一步为消费者呈上兼具卓越性能与前沿智能的用车体验。无论用户身处何方,信息就在哪的无缝切换,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无缝切换,正是鸿蒙生态“万物互联”理念的具象化表达。
如何解决跨设备协同的三大“密钥” ?
鸿蒙生态的落地,离不开其在底层技术上的三大突破:低时延、安全互信与统一控制。
传统智能设备互联的痛点在于协议碎片化与延迟过高。例如,手机投屏至电视常因网络波动出现卡顿,不同品牌设备因系统壁垒难以协同。而鸿蒙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将设备间的通信时延压缩至毫秒级,并支持自适应网络环境,确保多设备协同流畅稳定。
安全则是生态扩张的基石。鸿蒙操作系统通过“微内核+可信执行环境”架构,实现硬件级安全隔离。例如,智能门锁的指纹数据仅存储在本地加密芯片,与云端完全隔离;车机系统与家庭网络通过动态密钥双向认证,杜绝外部入侵风险。这种“端到端”的安全设计,让用户在多设备协同中无需担忧隐私泄露。
统一控制则依托鸿蒙的原子化服务能力。开发者无需为不同设备重复开发应用,只需一次开发,即可实现多端自适应。例如,华为阅读应用在手机、车机、智慧屏上可自动适配屏幕尺寸与交互方式,用户在不同场景中均可获得一致体验。这种“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模式,大幅降低了生态伙伴的接入门槛,加速了鸿蒙生态的规模化扩张。
鸿蒙生态从“单点智能”到“生态共赢”
鸿蒙生态的崛起,正在重构多个产业的竞争逻辑。
在智能终端领域,打破硬件厂商的“孤岛思维”。以手机为核心,华为通过开放鸿蒙操作系统源码,吸引硬件厂商、开发者共同构建生态。目前,鸿蒙生态设备数已突破10亿,覆盖手机、家电、汽车等多个品类。这种“生态共赢”模式,让中小企业也能共享华为的技术红利,推动行业从“单品竞争”转向“生态协同”。
在智选车赛道更具颠覆性。以问界M9为例,其搭载的华为途灵平台不仅整合了高阶自动驾驶能力,更通过鸿蒙车机系统与家庭、穿戴设备的深度联动,重新定义了“智能座舱”的概念。2025款问界M9上市72小时订单突破2.1万台的数据,树立起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全新标杆。
而在智能家居领域,鸿蒙生态通过统一连接标准与开发框架,不同品牌的家居设备、传感器均可接入鸿蒙智家平台。例如,美的等头部品牌已推出鸿蒙智联产品,用户通过一个App即可控制全屋设备。这种开放性,让智能家居走向大众普及。
从操作系统到全场景生态,鸿蒙生态的突围之路,本质上是一场“自研技术+生态扩展”的双重变革。它证明了中国科技企业不仅能在单点技术上实现突破,更能通过生态化布局,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的强大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