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K字签证,面向全球STEM领域青年科技人才,无需国内单位邀请或雇佣,可独立申请,入境后可从事教育、科研、文化交流、创业及商务活动。 以往外国STEM人才想来中国搞科研、创业,得先找国内单位挂靠,要么死等企业发offer,流程绕得能把人磨没耐心,耗大半年都是常事。 更夸张的是,之前杭州就查出过专门赚这笔“挂靠钱”的中介,帮不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注册空壳服装公司,伪造任职证明骗工作签证,就为了当外教留在中国,光这样的刑事案件近几年就有5起,可见以前的流程有多折腾人,连歪门邪道都催出来了。 现在K字签证一出来,直接把以前的门槛全拆了。只要是知名高校STEM毕业或者搞相关科研的青年人才,不用国内单位邀请,自己就能申请,入境后搞教育、科研、创业、商务随便选,停留期和入境次数还更灵活,比英国的高潜力人才签证还精准。 中国敢在这时候抛出K字签证,根本不是捡漏,而是早就把接住人才的家底备得足足的。产业方面,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都突破50万家了,比2020年多了83%,全球工业研发投入前2000强里,中国企业占了26.2%,每四家就有一家是咱们的。 工业机器人领域更争气,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外资,达到52.3%,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也破了40%,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还涨了59.7%,新能源汽车、光伏这些“新三样”早就全球跑了。 反观靠H-1B吸了几十年人才的美国,现在纯属自己把路走窄了。2024财年H-1B签证就8.5万个配额,却涌来47万人申请,中签率才14.6%,比中彩票还难。 更坑的是特朗普时期还搞过每年10万美元的签证费,现在新规又加了一堆限制,硅谷的人都在吐槽,“美国优先”文化把科技人才往外推,不少人看到中国K字签证的消息都在想:至少还有另一条出路。 资本也早就瞄准了硬科技砸钱。2024年AIGC领域光融资事件就有161起,融了653亿多,电子信息行业更是拿了1444亿投资,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紧跟其后。 2025年上半年新募集的基金规模就有1.07万亿,环比涨了20%,以前那种广撒网的投资模式早没了,钱都往有核心技术的地方挤,就等创新大脑来操盘。 市场更是不愁接不住。生成式AI的月活用户都破1亿了,从“百模大战”转到实际应用,算力硬件卖得火朝天。生物医药领域更厉害,2024年跟海外药企的授权转让交易总额飙到300-415亿美元,涨了66%,已经从买技术变成卖技术了。这种产业、资本、市场拧成一股绳的底气,可不是临时凑出来的。 以后外国人才想来中国,不用再找中介搞空壳公司挂靠,不用死磕企业offer,流程一简化,那些被美国H-1B折腾够了的“创新大脑”,自然愿意来试试。 毕竟这边有50万家高新企业等着技术,有上千亿资本等着项目,还有亿级用户的市场等着落地,以前是流程卡着人,现在路通了,人才自然会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