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中国好女人,今天刷到一个视频,一个中国女人,找了一个巴基斯坦男人,两人已经结婚 巴基斯坦男人在中国没有绿卡,三年没找到稳定工作,啥都不干,全靠女人养着 两人朋友聚会认识的,男人说想在中国学中文,慢慢处成对象,结婚时男人来中国才半年,没办工作许可,找工作要么因为没永居被拒,要么嫌工资低不干,后来干脆在家待着,这三年,女人做过超市收银、外卖骑手,凌晨3点还去菜市场帮人搬菜,赚的钱全付房租买日用品,连自己的护肤品都舍不得买,亲戚劝她,她总说“他只是没适应中国节奏” 其实这里面有法律和文化的坑,先讲巴基斯坦的婚姻制度,逊尼派能娶4个老婆,但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现有妻子书面同意,二是能平等养活每一个,很多中国姑娘不知道,以为那边都是一夫一妻;原评论说“外嫁女自动失籍”,这是错的,按《国籍法》,只有定居外国并加入外国国籍,才会失籍,外嫁不会;还有绿卡,中国永居得符合条件,比如投资200万以上,或者连续工作4年每年住够6个月,这男人没投资没稳定工作,拿不到,没绿卡没法合法工作,打黑工风险大,所以他干脆不工作;另外,跨文化婚姻的经济问题很常见,我看新闻,有个中国女人嫁了尼日利亚男人,男人没工作,她每天做三份工,最后累住院,还有个嫁印度男人的,男人靠她养还嫌她“不够温柔” 为什么跨文化婚姻里女方更容易成“养家人”? ① 身份限制,外国伴侣没绿卡或工作许可,没法合法找工作,想赚钱没门路; ② 文化差异,有些外国男人还信“男主外”,可在中国实现不了,就躺平让女方养; ③ 女性牺牲型人格,不少女人觉得“嫁了就得为家庭付出”,哪怕吃苦也愿意扛 有网友说“问题是人家老家还有几个老婆!而且还甘愿做小!”,这条评论戳中了跨文化婚姻的痛点——文化差异的隐藏风险 其实这种情况不是个例,现在跨文化婚姻多,但很多人只看“爱情”,没看现实,比如对方的婚姻状况、经济能力、文化习惯,就像这个女人,她以为“养三年”是暂时的,可男人一直不工作,她得养多久?还有法律风险,比如巴基斯坦的一夫多妻制,如果男人老家有老婆,这段婚姻在中国无效,因为中国是一夫一妻,到时候女人没法律保护;再说经济压力,长期养不工作的人,很容易拖垮自己,我有个朋友嫁了外国男人,养了他两年,最后没钱看病,只能跟父母借钱,悔得直哭 我觉得婚姻是个人选择,别人没资格说,但总得有点“清醒”,先问清楚对方有没有老婆,有没有能力养家,再看看自己能不能承受长期养人的压力,别被爱情冲昏头,经济独立才是女人的底气,连自己都养不好,怎么养别人 你怎么看这种跨文化婚姻的经济付出?值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