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这人,名气很大。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都是响当当的事迹。 但很多人不知道,武松的性格其实挺招人嫌的。这一点,从他早年寄居在柴进庄上的那段经历,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水浒传》里写得明白,武松是因为在家乡打死了人,才逃到柴进的庄子上避祸。柴进号称“小旋风”,最喜欢结交天下好汉,按说武松这样的英雄,到了他这里本该备受礼遇。可事实恰恰相反,武松在柴家庄住了一年多,不仅没和柴进处好关系,反而成了庄上人人避之不及的“刺头”。 问题就出在武松的脾气上。他武艺高强,性子却格外急躁,而且自尊心强得离谱,别人稍有不慎就可能触怒他。刚到柴家庄时,柴进确实热情,每天好酒好肉招待,可时间一长,武松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他喝醉了酒就爱耍酒疯,庄上的庄客稍有伺候不周,他抬手就打、张口就骂。有一次,一个庄客给他端洗脚水慢了点,他就一脚把人踹倒在地,还骂人家“狗眼看人低”。 柴进虽然好客,但也架不住他这样折腾。庄客们天天在柴进面前诉苦,说武松“骄横无礼”“不好相处”。柴进一开始还护着武松,说他是“好汉性子直”,可次数多了,心里也渐渐有了疙瘩。更让柴进不舒服的是,武松总觉得自己是“大人物”,对庄上的其他好汉不屑一顾,连柴进的亲戚来拜访,他都懒得起身打招呼,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样。 真正让两人关系破裂的,是一次喝酒的小事。那天柴进请了几个朋友来庄上喝酒,也叫上了武松。席间,一个朋友不小心把酒杯碰倒,酒洒在了武松的衣服上。那人赶紧道歉,可武松不依不饶,非要让人家给他磕头赔罪。柴进见状,赶紧打圆场,说“都是朋友,小事一桩”。可武松却认为柴进不给自己面子,当场就翻了脸,把桌子一掀,指着柴进的鼻子骂:“你这鸟庄主,是不是觉得我好欺负?” 这一下彻底惹恼了柴进。他虽然好结交好汉,但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哪里受得了这样的羞辱。从那以后,柴进对武松的态度一落千丈,虽然没把他赶走,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热情,好酒好肉换成了粗茶淡饭,还把他安排到了庄外的破房子里住。武松见柴进对自己冷淡了,心里更不舒服,觉得柴进是“看人下菜碟”,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僵,最后武松在柴家庄几乎成了“孤家寡人”,没人愿意和他说话。 后来宋江杀了阎婆惜,也逃到了柴家庄。宋江和武松第一次见面时,武松正因为柴进的冷落而闷闷不乐,喝醉了酒躺在走廊上。宋江不仅没有嫌弃他,反而主动上前扶起他,还和他聊起了家常。宋江知道武松的遭遇后,一个劲儿地安慰他,说他是“英雄好汉”,只是时运不济。武松从来没被人这样尊重过,心里一下子就暖了,当即就对宋江佩服得五体投地,还拜宋江为“兄长”。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武松虽然性格急躁,但也吃“尊重”这一套。宋江恰恰抓住了他的这个软肋,用几句暖心的话就收服了他。而柴进虽然也想结交他,却因为没能包容他的脾气、没给足他面子,最终把关系搞僵了。 其实,武松的这种性格,在后来的故事里也一直伴随着他。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虽然都是为民除害,但也都是因为一时冲动,没能考虑后果。他在蜈蚣岭杀飞天蜈蚣王道人,也是因为看不顺眼对方的行为,二话不说就动了手。这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性格,让他成了人人敬佩的英雄,但也让他得罪了不少人,最终不得不上梁山落草。 很多人只看到了武松英雄的一面,却忽略了他性格中的缺陷。但正是这些缺陷,才让武松这个人物更加真实、更加丰满。他不是完美的圣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普通人,只是因为武艺高强,才在乱世中闯出了一番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