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9月25日,重庆开州,一名女老师把小男孩叫到办公室,提醒他身上的T恤衫脏了,可一

9月25日,重庆开州,一名女老师把小男孩叫到办公室,提醒他身上的T恤衫脏了,可一周过去了,衣服还是没换。老师这才意识到,他不是不爱干净,而是没有衣服可换。 信源:江北融媒 你见过10岁孩子趴在洗衣机上,像看火箭发射一样盯着滚筒转吗? 重庆开州那所乡村小学里,就有这么个男孩——他叫啥没人特意提,只知道他总穿件褪色蓝T恤,领口脱线像被老鼠啃过,直到那台二手洗衣机送过来,他才第一次知道,衣服不用踩着小板凳搓三遍,也能洗得没有霉味。 这事儿得从一件脏衣服说起。开学后没多久,27岁的李老师注意到他,不是因为成绩——那会儿他语文才考48分,字写得歪歪扭扭,是坐在教室角落能让人忽略的存在。 真正让老师留心的,是那件蓝T恤,一周了都没换过,凑近闻还带着股潮味儿,不是汗臭,是老木屋不通风、衣服晒不干的味道。 李老师自己有个两岁的娃,平时熬夜做PPT总喊累,可那天她蹲下来摸男孩的衣服,突然觉得那点累不算啥。 她没追问“为啥不换衣服”,只拉着男孩去水房,把自己的运动外套递过去,又端来一盆开水,丢进肥皂和那件蓝T恤。 “煮一煮,霉味就跑了。”她这么说的时候,男孩眼睛瞪得溜圆,像第一次听说还有这办法。 晾衣服的绳是两根旧网线,拴在教学楼后面的山坡上。李老师给男孩拍了张背影照,蓝天白云下,那件蓝T恤被风吹得鼓起来,像面小旗子。 她把照片发班级群,没说“这孩子可怜”,只写了句“孩子缺的不是干净,是几件换洗的旧衣”。第二天一早,传达室就堆成了小山。 有家长扛来去年的校服,吊牌没拆的新短袖;体育老师抱来一套队服,说“透气,孩子跑着玩也舒服”;连食堂阿姨都扛着大袋洗衣粉过来,嗓门亮堂堂的:“这玩意儿去污强,孩子衣服能洗干净!” 男孩站在门口不敢动,手攥着衣角,像怕碰坏了啥宝贝。李老师把衣服摊成一排,他指尖划过一件印着小恐龙的草绿色短袖,偷偷笑了,又赶紧缩回去:“老师,我只要两件就够了。” 没人知道,他说“够了”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家里卧病的爷爷。他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早走了,家里就爷孙俩。 爷爷的床板下垫着砖,勉强能半躺着,做饭时他得在旁边接水洗菜,农忙时还得下地,小手糙得不像10岁孩子的手。 之前他把衣服晒在自家柴垛上,夜里下小雨没来得及收,第二天照样穿,不是不爱干净,是真没第二件可换。 李老师后来去家访,走了40分钟泥泞路,鞋底粘的泥块跟高跷似的。推开男孩家的门,最值钱的是台雪花屏旧彩电,灶台上堆着南瓜藤,那是男孩放学摘的,爷孙俩的晚饭就是南瓜藤煮面片。 爷爷见老师来,撑着要起身,嘴里只剩几颗牙,还不停道歉:“给您添麻烦了。”从男孩家回来,李老师没发朋友圈卖惨,只写了句“需要长期帮扶的,可联系我”。 没想到镇上的洗衣店先找过来,说“每周免费收孩子衣服,烘干折好送回来”;开超市的老板捐了两台二手洗衣机,放在学校公用;还有个做电商的家长,直接给爷爷寄了张电动护理床,能升降能侧翻,爷爷再也不用垫着砖半躺了。 那台洗衣机送到学校那天,男孩趴在上面看了半天,滚筒转起来轰隆隆的,他耳朵贴在外壳上,像在听啥稀罕声响。 转头跟李老师说:“等我长大,也给别人送洗衣机。”李老师眼眶一热,她原本只想着帮孩子换件干净衣服,没成想一件小事能牵出这么多善意。 更让她意外的是男孩的变化。期中考试时,他语文考了76分,数学破天荒到了82分,字写得一笔一划格外板正。 他把试卷铺在爷爷床头,爷爷用颤抖的手抹眼泪,嘴里念叨着“咱家也能出大学生”。 现在他见了李老师,不再躲躲闪闪,会敬个歪歪扭扭的队礼,然后跑开,草绿色的短袖在风里飘着,小恐龙图案特别显眼。 有人担心,这股热乎劲会不会一阵风就过了?李老师早想到了。她做了本“帮扶台账”,记着谁捐了衣服、爷爷的药费从哪出、食堂多给的鸡蛋算在哪个账上,每月更新了发在班级群里,谁有空谁接力。 爷爷的慢病纳入了镇卫生院管理,自费部分由学校爱心基金兜底;食堂多给的牛奶,成本从教师聚餐费里扣——没人觉得麻烦,反而觉得这样踏实。 中国青年报9月25号报道这事儿的时候,没写啥惊天动地的话,只提了男孩作文里的一句:“李老师给我的不仅是干净的衣服,更是温暖的阳光。” 其实哪止是李老师啊,是那些送衣服的家长,捐洗衣机的老板,还有蹲下来给孩子煮衣服的老师,他们一起搭了个梯子,让这个总穿脏衣服的男孩,能顺着梯子往亮处走。 现在再看那台二手洗衣机,外壳上还有点刮痕,可每次转起来,都像在说:有些温暖不用大声喊,一件干净衣服,一台能洗去霉味的洗衣机,就够了。 你说,要是咱们身边多些这样的“梯子”,是不是更多孩子能少点委屈,多点底气?

评论列表

随风
随风 3
2025-09-27 13:56
[玫瑰]
zxcobra
zxcobra 2
2025-09-27 13:53
好老师!
栖息
栖息 1
2025-09-27 14:04
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