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都被性侵 17 次了,怎么还有人愿意娶? 这两天刷到条热搜,当场就攥紧拳头了!说的是方力申把叶萱娶回家,评论区却满是恶评,有人骂方力申是“捡破烂”,还骂叶萱 “蠢到被洗脑”。 点开那条热搜的时候,我比你攥得还紧——不是气方力申和叶萱的选择,是气评论区里那些像没过滤过的污水一样泼出来的话。 “捡破烂”三个字砸在屏幕上,我盯着看了半天,只觉得荒诞又恶心,这哪里是在评价一段感情,分明是把一个遭遇过17次极致伤害的人,当成了沾了灰就该被丢进垃圾桶的物件。 还有人说叶萱“蠢到被洗脑”,这话更诛心,仿佛她经历的那些痛苦不是加害者的恶造成的,反倒是她自己“笨”“不清醒”才活该倒霉,合着受害者连选择相信爱情的权利,都要被贴上“愚蠢”的标签? 我见过太多人对性侵受害者抱有一种扭曲的偏见:好像只要受过这种伤害,就该一辈子带着“污点”躲在阴影里,不能光明正大谈恋爱,更不能被人好好爱着。 一旦有人打破这种偏见,比如方力申选择和叶萱在一起,立刻就有人跳出来阴阳怪气,要么骂男方“图什么”,要么揣测女方“用什么手段”,偏不肯承认,这段关系里最该被看见的,是叶萱在废墟上重新站起来的勇气,是方力申没有用“受害者”的标签定义一个人的尊重。 那些敲着键盘骂人的人,大概从来没想过,恶评本身就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叶萱要对抗的,是过去17次创伤留下的阴影,是深夜里可能冒出来的噩梦,而评论区的那些话,就像有人在她好不容易筑起的防线外,又狠狠踹了一脚。 他们看不见她作为“人”的价值,只盯着“被性侵过”这个标签放大,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自己发泄恶意的靶子,这种冷漠比任何恶意都更让人齿冷。 感情从来不是“捡不捡”的交易,是两个灵魂的相互靠近。方力申娶的不是“被性侵17次的叶萱”,是那个哪怕经历过那么多黑暗,依然愿意对世界抱有一点期待的普通人;叶萱要嫁的,也不是什么“拯救者”,是那个能看见她的伤口,却依然选择牵起她的手的人。 那些恶评算什么?不过是一群躲在屏幕后面,把刻薄当清醒的人罢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猜你喜欢
关于男上司性侵女下属那个事件,受害者和家属倒是频繁上热搜,镜头对准了她们大肆报道
2025-09-24
可爱的小猫咪
被老板性侵的崔丽丽表示:自从自己喝醉酒被老板xq后,再也没有和丈夫同床,夫妻生活
2025-09-22
南枫
崔丽丽被性侵不是钱的问题,不是钱没谈拢,是人格的名誉和尊严问题,老板说要给她20
2025-09-22
静雅羊咩唤草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