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弹射起飞的不只是歼-15,是整个海军的底气。 电磁弹射不靠蒸汽,靠的是中国工程师熬的夜、啃的算法、焊的电路板。 312架次,零故障,外媒说“第二个”,我们只说:下一个目标,是远海常态化。 长征十号甲回收落地那刻,文昌的沙子都沾了点骄傲。 一子级稳稳站回发射台,不是火箭会飞,是中国把“重复使用”四个字,从PPT焊进了现实。 350万美元一颗星,不是便宜,是把卫星当快消品做,星链慌了,但没资格说。 GW-2星座864颗星在天上织网,不是发卫星,是把中国疆域装进了一张看不见的光纤毯。 北斗+低轨融合,远火打一千公里外的船,不是猜位置,是卫星在给你画靶子。 72小时补星,战时能换命——商业公司,现在是国防生产线的一部分。 096下水,没放新闻,但卫星图看得清。 泵喷推进,无轴驱动,噪音降15分贝,等于潜艇从“拖拉机”变成“幽灵”。 巨浪-3A射程一万二,不是吓人,是让对手算不清,中国核潜艇到底藏在哪片海。 歼-35用作战云调卫星数据,8分钟打掉千公里外目标。 这不是科幻,是把天上的眼、空中的刃、海上的锤,连成一个大脑。 美国说“马赛克战雏形”,我们只笑:这叫中国式联合作战,不讲术语,只讲效率。 航天的碳纤维,进了导弹壳;军工的算法,上了卫星星载机。 不是军民融合,是同一个锅里煮出来的饭,分不清哪勺是火箭,哪勺是鱼雷。 你看到的是装备,背后是三千家厂子、十万工程师、二十年不喊累的憋屈和坚持。 别人在比谁的火箭能飞多高,我们在比谁的系统能扛多久。 不喊口号,不秀肌肉,但每一步,都踩在对手的算盘上。 稳,不是慢。 是等风来,然后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