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马谡罪不至死!但却又不得不死,诸葛亮杀他另有原因。在第一次北伐曹魏战争中,诸葛亮

马谡罪不至死!但却又不得不死,诸葛亮杀他另有原因。在第一次北伐曹魏战争中,诸葛亮力排众议,没有用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反而亲自任命马谡,让他前往街亭作战,可没想到平时万分重视的马谡关键时刻掉链子,完全不听指挥,导致了街亭战役的失败。 历史上谁没打过败仗,正值用人之际,马谡向来是深得诸葛亮称赞的,怎么就因为这一次的失误断送了性命?诸葛亮到底想敲打的是谁? 马谡年少成名,聪颖异常,诸葛亮十分惜才,决定给他这个机会,而且,他是荆州的士族,背后也有一些力量,不是平头百姓。 街亭一战,其实对诸葛亮对马谡来说,都是“第一次”。 对诸葛亮来说,是第一次北伐;对马谡来说,是第一次上前线,但却也是最后一次。 诸葛亮用他,本想一举打出名号,却没想给自己了一个深刻的教训,本身第一次北伐时机好,趁着曹魏不备,突然偷袭,有很大概率取胜。 结果马谡居然完全没听指挥,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计划,执意要把军队驻扎在山上,想要借助高地优势一举击溃敌军。 他只考虑了地势,完全忽略了山上水源匮乏,但凡敌军反应过来围山,山上马谡的队伍就会被困在山上。 或许是急着崭露头角,让其他人对他刮目相看,身边的人劝他他也不听,执意在山上安营扎寨。 首领的命令手下的士兵怎么敢违抗,结果不出所料,在山上安顿好之后,被敌人断绝了取水的道路。 失去了水源的补给,马谡的队伍立马陷入了慌乱,本身新将领就没有威望,这下更是混乱。 不出意外,街亭失守之后,诸葛亮失去了战场上的优势,只能退居汉中,心中带着一丝怒火的他回到了军中,把相关人员做了处置,马谡也被关进了狱中,最后在监狱中离世。 首先就是诸葛亮的威信,当初马谡是诸葛亮亲自任命的,出现了这样大的失误他难辞其咎,背上了用人不善的名声,为了服众,他也不得不动手。 更何况蜀汉向来有派系执政,马谡的失误不只影响了诸葛亮,更影响背后的荆州派,若不加以惩治,荆州派的势力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仅仅是这一次的失误,马谡不至于被杀,说到底还是要保护诸葛亮的权威和荆州派。 他的死亡掺杂了太多因素,为了诸葛亮,为了荆州派,可是马谡死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怨言,他也明白是自己的冒进和失误,才导致了局势的逆转,所以甘愿赴死。 临终前他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怀念两个人亲如父子的时光,并表示即使是他身死,也不会耽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 反观诸葛亮,对于他来说,虽然是逼不得已下手,但是心中对马谡还是不舍的,亲自到场祭奠。 其实他也没想到会这样,正如那封信所说,他和马谡关系亲如父子,对马谡寄予厚望,所以才会让他去街亭这样重要的地方,可惜马谡没抓住机会,没能一战成名反而失败最终导致死亡。 可以说,下令抓马谡关起来,诸葛亮也是十分痛心的。但他没有办法,因为他的身后是整个蜀国,是相信他的刘禅还有一众官员。 即使难过,即使痛苦,他也要做这个决定。 街亭丢掉之后,虽然后来诸葛亮也做过多番筹谋,但都没有太大的用处了。他去世之后,蜀国渐渐没落,最终消失于历史之中。 来源: 《三国志》 《马谡错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