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朋友,对着镜头哭诉。因为爸爸妈妈年轻时奋斗太辛苦,总是跟自己女儿倒苦水。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终于,在某一天,爸爸妈妈又开始贩卖苦难的时候,女儿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心得:为什么你们要跟我说你们的辛苦,为什么要我来操心?你们这就是在打压自己的孩子。 凤凰网9月17日报道了这则新闻。面对女儿的哭诉,这对父母陷入了沉思,同时也引发网友共鸣。大家总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灌输孩子,殊不知,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世界,传输自己的苦难给孩子,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有这么一对父母,来到城里打工,好不容易攒下一些积蓄,也买下一套学区房。不久之后,孩子出生了,父母对孩子充满着关爱,更加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有出息。 伴着这样的念头,这对父母精心培养自己的孩子,经常给娃灌输吃苦耐劳的理念。 而孩子耳朵里,经常会听到的话就是:爸爸妈妈养大你不容易啊!你看看,爸爸妈妈吃多少苦,才给你创造出这样的生活条件!孩子啊,你可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有出息啊!...... 直到最近,孩子月考成绩出来,面对孩子的成绩,这对父母不是很满意,忍无可忍,又开始展开教育。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你过得日子比我们还苦!你看看你,爸爸妈妈多么辛苦才能给你打下这样的基础,你就用这样的学习来报答我们的吗?”餐桌上,女孩父母就这样开始数落她。 小姑娘沉思片刻,低下头,当再次抬起头的时候,眼睛里已经满噙着泪水。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因为你们经常说这样的话,对于我造成多大的压力吗?我经常在夜晚睡不着,反复回味你们的话,我就怕对不起你们”。 看到孩子开始反驳,这对父母有些吃惊,但是他们想要好好倾听孩子的诉说。 小姑娘又继续说到:“我知道你们的辛苦,但是你们总是离不开这样的话题,每天就是给我灌注这些负面情绪,作为小孩子,我就应该来承受这样的压力吗”? 正说着,孩子的眼泪跟小珍珠一样,滴滴答答的落下来,转瞬就哭红了眼眶。 面对孩子的倾诉,这对父母深知,平时自己的唠叨确实比较多,但是可能自己站立的角度不对,成长有一个过程,大人确实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苦难给强行灌输给孩子。 女孩又继续说:“或者可以换位思考,我赚不到钱,我就跟你说,但是对方不给回应,自己憋得慌;给了回应,你又觉得获得不了理解。然后就是强行逼迫我,要去好好学习,不然将来只能继承父母的贫穷。” 是的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者天赋决定如此,父母一代的辛苦,确实有目共睹,但是孩子又有什么错呢。难道未成年人,就有义务去分担成年人的压力吗? 父母之爱,更多的体现在生活的细节,如果过多倒苦水给孩子,反而给幼小的心灵增加压力。这种方式,或许只能适得其反。 1.如果因为父母长期精神压迫,导致未成年小孩精神压力过大患上抑郁症,父母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呢? 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如果长期对未成年子女精神压迫,如语言暴力、情感忽视等,直接造成未成年人抑郁,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要对未成年做出精神损失赔偿。 如果父母长期给孩子灌输自己的辛苦、不易,甚至逼迫孩子要铭记自己的艰辛,将来要对得起自己。长期这样的精神控制,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2.作为父母,是否可以逼迫自己孩子一定要去好好学习,学习不好就语言暴力、甚至体罚,家长的做法合理吗? 根据《未成年保护法》规定,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权督促孩子学习。但是如果长期辱骂、体罚或者贬低孩子,本质上属于一种精神虐待。 很多父母都会以“为你好”的名义,不断去给孩子施加压力,平时为了孩子好好学习,甚至会语言暴力、或者体罚,以此逼迫他们。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氛围,只会增加孩子的窒息感,让孩子喘不过气。 父母更加应该找寻合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值得父母温柔以待。不要因为自己情绪的问题,让孩子处于被动状态,如此只会适得其反。 听完孩子的哭诉,相信作为父母,更加懂得如何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跟孩子多沟通,听听他们的内心诉求。 看完这个小姑娘的哭诉,大家都作何看法呢。
猜你喜欢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1、说好了,玩半小时手机就不玩了,按时把手机给妈妈,这叫“信用”
2025-09-04
正能量彔
终于懂为什么老一辈都说带孩子轻松了😅
2025-09-23
冲浪少女麦芽酱
刚看到一个评论,突然发现禁止孩子玩手机是错的!他说:为什么有钱人的孩子不会迷
2025-09-23
口红增添气色
今天刷到大冰的一个视频,让我很有共鸣。有个妈妈连麦,大吐苦水,说孩子学习成绩差
2025-09-23
周玉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