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侯冰玉
2025年5月,厦门市海沧区某幼儿园教师林芳(化名)因被举报“患有地中海贫血并隐瞒病史”而被园方解聘。
举报材料据称是林芳在产检时所做的基因检测报告,显示其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
(林芳体检表)
经医生核实,林芳在近年的三次体检中均未显示贫血,属于无症状的地贫基因携带者。
什么是地中海贫血?
河南省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廖世秀介绍,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主要分为α地贫和β地贫两种类型。
α型地贫,主要由α珠蛋白基因缺失引起。
若缺失1-2个基因,通常为轻型,可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度贫血;中间型患者可能出现中度贫血、肝脾肿大或黄疸;而重型α地贫则可能导致胎儿水肿,常在孕晚期或出生后死亡。
β型地贫由β珠蛋白基因点突变所致,轻型患者通常无症状或仅有轻度贫血、脾脏稍大;中间型表现为中度贫血、黄疸及骨骼改变等。
重型患者则在出生后4–6个月开始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贫血,需长期输血维持生命,并可能伴有特殊面容、发育迟缓及铁过载等并发症,生存质量低,治疗负担重。
廖世秀指出,无论是α型还是β型地贫,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均与基因缺陷的数量有关。重型与中间型地贫对健康影响显著,需积极干预。
无症状地贫携带者:不影响生活,但需关注遗传风险
对于像林芳这样的无症状地贫基因携带者,其本人健康状况通常与常人无异,无需特殊治疗。
(林芳在医院体检图片源自新京报)
但若未来婚育,则需关注遗传风险:
若仅一方为携带者,子女有50%的概率成为携带者,但不会发病;
若双方均为携带者,子女则有25%的概率罹患重型地贫,50%的概率成为携带者,仅25%的概率完全健康。
廖世秀强调,地中海贫血虽难根治,但能够有效控制。建议携带者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与维生素E,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及铁蛋白水平,遵医嘱进行输血或去铁治疗,重型患者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携带“地贫”基因,就意味着没法工作吗?
2025年6月15日,林芳被幼儿园解聘。
海沧区教育局综合相关人员表示,教育局拟解聘林芳的依据是,她在入编招聘体检表上未如实填写贫血等项目。
但对于解聘这一结果,林芳表示质疑。
她坚持认为自己从不贫血,更不存在隐瞒不报行为,因此质疑海沧区教育局认定其贫血缺乏医学依据。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福建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2018年修订)》的规定,体检检出“血液系统疾病”,属于“不合格”。
海沧区教育局相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地贫’属于血液系统疾病,我们才说她是隐瞒病史,如果说‘地贫’不属于血液系统疾病,就不存在解聘的问题。”
之后,林芳要求复核解聘决定。6月28日,海沧区教育局复核决定维持解聘处理。
(6月28日,厦门海沧区教育局作出复核结果)
记者了解到,此前,厦门多位求职者因产前查出携带“地贫”基因最终被拒聘。
随着林芳解聘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携带“地贫”基因是否代表着无法正常工作这一话题也被热议。
记者搜索发现,福建省现行的教师招聘体检标准,参照的是现行国家公务员体检标准相关规定。
但也有媒体报道,多位学者曾指出,《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部分条款已存有滞后性。
在解聘林芳的争议发生后,海沧区教育局已经就“地贫”问题起草了一份建议书。
建议书提出,现行体检标准存在医学依据被忽视,人才公平受挫;政策协同不足,加剧基层治理负担;与区域发展和教育强省战略不匹配等问题。建议修订体检标准,增设豁免条款,建立多部门协同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