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主办、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支持的石油和化工催化剂核心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践研讨会正式开班。石科院院长李明丰在开班致辞中,结合石科院发展历程与行业现状,深入剖析行业挑战、指明技术方向,为在场从事研发、技术、实操等工作的代表带来深度分享。
李明丰介绍,石科院自1956年成立伊始,就肩负着以技术支撑我国炼油和石化工业振兴发展的重任。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炼油技术落后,二次加工装置甚少,仅相当于国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水平,各种催化剂和添加剂的开发和生产也刚刚起步,远不能满足原油加工需要,加上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石科院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参与开发出中国炼油史上的“五朵金花”——即流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及有关的催化剂添加剂等五个方面的工艺技术。这五项技术实现了中国现代炼油技术从无到有的根本性突破,其推广应用助力我国现代炼油工业雏形基本形成,使我国的炼油技术接近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四大类产品产量猛增至617万吨,自给率达到了100%。如今,中国炼油能力已达9.5亿吨左右,年加工量超7亿吨,稳居世界前列,但新的挑战已然浮现。
李明丰指出,当前行业面临多重压力: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和渗透率的上升,汽油消费量在逐步下降;LNG对柴油消费替代占比持续升高。石油化工行业产能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速放缓,从“全面铺开”转向“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整阶段,产能增长的驱动力也从单纯满足国内需求,转向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的新发展模式。传统产能加速推出,环保和效益的双轮驱动行业优化。国Ⅶ标准已在酝酿中,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未来碳价将深刻影响企业的效益。
聚焦本次研讨会交流核心“面对挑战,如何利用技术破局”,李明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是深耕低成本技术升级,挖掘现有工艺与催化技术潜力;二是提升装置与技术灵活度,把握产品价差机遇;三是夯实基础后攻坚高端产品。“脱离低成本与灵活性直接做高端产品不可行,高端市场容量小,扎堆进入易导致价格崩塌,需先做好基本功再追求技术独占性与先发优势。”
据悉,本次研讨会为期5天,内容主要围绕石油炼制与裂化催化剂、环保与清洁燃料催化剂、化工与新材料催化剂、催化剂活化及循环利用技术等行业热点展开,传授催化剂技术,助力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
李明丰表示,希望借助此次培训,以《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平台建立起的长效联系机制不断助力行业协同创新。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总编辑陈葳主持了研讨会开班仪式并表示,研讨班的举办旨在凝聚行业智慧,推动催化剂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为炼油化工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未来《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将持续深耕行业技术前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通过专题报道、深度访谈、学术研讨等多元化形式,搭建起更具专业性、实效性的技术交流桥梁,既要当好新技术、新成果的“传播者”,也要做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链接者”,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技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