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靖经开区一新能源企业的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设备。吴茶洪摄
本报讯(记者吴茶洪)近年来,曲靖市抢抓全省构建“2+3+N”沿边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和沪滇“16+16”重点产业园区合作共建的重大机遇,全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截至2025年7月底,园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49.8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68.9亿元,有力支撑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曲靖市按“一园八片”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总规划面积139.68平方公里。深入实施园区要素保障专项行动,园区各片区均实现“五通一平”,建成标准厂房217.74万平方米,总污水处理能力达26.4万立方米/日,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省级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同时,以“园中园”模式规划建设4个化工园区,规划总面积13.9平方公里,重点承接磷化工、煤化工等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曲靖市深入实施“项目扩园、企业满园、集群强园”行动,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六张清单”,动态完善东部外迁意向企业清单,深入落实“大招商”工作机制,紧盯东部重点拟转移企业,开展精准对接。截至2025年7月底,园区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2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331.3亿元,园区“四上”企业达398户。新签约的陆良鸿蒙智运年产6万吨钢化玻璃绝缘子、沾益益源年产1万吨蛋白粉和10万吨淀粉的马铃薯现代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开展前期工作,沾益安和年产6000吨气相白炭黑及1.5万吨三氯氢硅等项目加快建设,新能源电池、硅光伏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曲靖市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深入推进曲靖经开区与上海宝山高新区合作共建,共同组建沪滇协作宝源(曲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运营管理团队入驻与公司实体化运营,启动合作共建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并落实2025年共建工作要点。与上海宝山区签署关于务实推进“AI+、科创+、绿色+、特色+、文创+”五大行动和做好“旅游+”“+旅游”大文章深度合作备忘录,推动曲靖经开区与山东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此外,曲靖市深入开展与省内沿边园区联动发展研究,加快探索建立园区协作、利益共享机制。
曲靖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措施》,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常态化开展“走流程”活动,持续优化局长“坐诊”“巡诊”“上门问诊”服务。在全省率先推开“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推出“码上扫方便办”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9.86%、全程网办率达92%,涉企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持续擦亮“曲靖服务”品牌。项目用地办理转用或征收报批时限压缩至209天内,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