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5年,曹操想杀了高柔。可当他夜巡官署 ,看到高柔抱着一堆公文睡觉时,顿时心生

205年,曹操想杀了高柔。可当他夜巡官署 ,看到高柔抱着一堆公文睡觉时,顿时心生愧疚,于是,将自己的外套解下,披在他身上。然而,曹操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念之仁,多年后,高柔居然成了曹魏的掘墓人。

205年的许昌城,曹操刚打完官渡之战没多久,地盘大了,麻烦事也多了。

这天夜里,曹操睡不着,索性起来巡查官署。这位乱世枭雄有个习惯,喜欢半夜检查工作,看看哪些人在偷懒,哪些人在干活。

走到法曹官署时,里面还亮着灯。曹操悄悄推门进去,只见一个年轻人伏在案上睡着了,怀里还抱着一堆公文。蜡烛都快烧到底了,蜡油滴得到处都是。

曹操皱起眉头,走近一看,原来是高柔。这小子是袁绍的外甥,去年才投奔过来。曹操本来不想用他,但听说他精通律法,正是急需的人才,就让他当了管刑狱的法曹署官员。

看着高柔睡得正香,曹操的手按在了剑柄上。他心里盘算着:这人是袁绍亲戚,万一怀有二心...不如趁早除掉,以绝后患。

正要拔剑时,曹操突然注意到高柔手边摊开的公文。那是关于一桩军粮盗窃案的卷宗,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和查证记录。再看旁边,还有好几摞处理完的案卷,整整齐齐码放着。

曹操轻轻抽出高柔怀里抱着的公文,发现是正在核查的士兵名册——为了找出可能混进来的奸细,高柔已经连续核查了好几天。

烛光下,高柔的眼圈发黑,嘴角还沾着墨迹,显然是累极了才睡着的。

曹操的手从剑柄上松开。他叹了口气,解下自己的披风,轻轻盖在高柔身上。

曹操心想:这般勤勉的年轻人,杀了可惜。若是真心归顺,倒是个可用之才。

高柔被惊醒了,一睁眼看见丞相站在面前,吓得赶紧起身行礼,曹操的披风滑落在地。

“不必多礼。”曹操捡起披风,“年轻人勤勉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身体。”

高柔连忙请罪:“下官失职,竟在值夜时睡着...”

曹操摆摆手:“这些案卷都是你处理的?”

高柔点头:“近日案件积压较多,下官想尽快理清。”

曹操翻看那些批注,条理清晰,证据扎实,不禁暗自称赞。

他原本的杀心彻底消散,反而叮嘱道:“早些休息,明日还要办公。”

从此,曹操对高柔另眼相看,逐渐委以重任。高柔也不负所托,处理案件公正严明,一步步升迁。

时间飞逝,曹操死了,曹丕称帝,高柔当了廷尉,掌管天下刑狱。

曹丕死后,曹叡即位,高柔又升为太常。等到曹芳当皇帝时,高柔已经官至司徒,位列三公。

这时的高柔,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在官署熬夜睡着的年轻人了。

历经四朝,他看透了曹魏皇室的虚弱。皇帝曹芳年幼,大将军曹爽不干正事儿,弄得朝野怨声载道。

高柔常常想起曹操当年给他披上披风的情景,心里不是没有感激。

但他更清楚,曹魏的气数将尽,司马懿父子才是能臣。

249年,司马懿发要夺曹爽的权。

已经八十多岁的高柔,被司马懿任命为代理大将军,接管曹爽的兵权。

那天夜里,高柔带着兵马控制了大将军府。

高柔穿着廷尉的官服,手持节杖,直接站到了曹爽军营的大门口。

他对守营的士兵们高声宣布:“太后有旨!曹爽擅权,现由我来接管军营。所有人各归各位,不得作乱。”

士兵们看着这位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廷尉,一时间竟没人敢动手——在很多人心里,这位老廷尉说的话,比曹爽的命令更有分量。

正是这一步,让后来的史书给高柔贴上了“曹魏掘墓人”的标签。

有人说他年老糊涂,被司马懿骗了;也有人说他见风使舵,就是想保住自己的官位。

但只有高柔自己知道,当时站在军营门前,他的手一直在抖。

他想起当年曹操亲手把锦袍披在他肩上,也忘不了曹叡临终前的嘱托。

他原以为司马懿是来匡扶社稷、重整朝纲的,却万万没想到,这一“扶”,扶出了司马家的天下。

高柔站在曾经工作过的官署前,恍惚间好像又看到那个伏案疾书的自己,和那个为他披上披风的曹操。

“丞相,对不住了。”高柔在心里默默说道,“您当年的知遇之恩,高柔铭记在心。但曹魏气数已尽,天下需要能安邦定国之人。”

曹爽那个草包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被司马懿宰了个干净。

司马氏掌握大权。高柔继续担任要职,为司马家族稳定局势出力。

265年,司马炎篡魏建晋,高柔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生前所做的一切,为司马氏代魏铺平了道路。

后人说起这段历史,都感叹曹操一生善于识人,却也在高柔这事上看走了眼。

当年的一念之仁,给自己王朝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