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说郑丽文主张“两岸统一”并坚持“九二共识”的立场,这会导致国民党失去选举优势,甚至可能“害死国民党”!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郑丽文的态度一直都是坚持 “两岸统一”和“九二共识”,态度很鲜明,语气也很硬。她的说法一出来,现场不少人跟着鼓掌叫好,还举着“要和平不要对抗”的牌子一路排开。这说明基层有人确实认同她的路线,觉得她敢讲真话,至少没有躲躲闪闪。 可是镜头转回国民党高层,情况就冷清得多。党主席朱立伦没出声,其他大佬也都保持沉默,没人愿意替她站台。反倒是侯友宜跳出来说,这样会害国民党丢掉选举优势,甚至可能“害死国民党”。这话一放出来,立刻就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其实,国民党内部的矛盾早就存在。过去很多年,国民党一直把“九二共识”当成对外的核心标签。 靠着这套说法,当年才有两岸直航、ECFA,台湾农产品能卖到大陆,台商在那边也有机会发展。那段时间,台湾确实尝到了一点甜头。但近年来,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民进党把“亲中”当作负担,天天在舆论上打“卖台”标签。国民党高层一看到这种氛围,就缩手缩脚,嘴上不再敢讲“九二共识”,只模糊地说一句“不独不武”。 可是这种话听久了,选民心里也发虚:你的立场到底是什么?想走哪条路?没有答案。 问题就在这里,国民党模糊的说法让基层没了信心,也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2018年的地方选举,国民党大赢,那时候基层之所以支持,就是因为觉得蓝营能把两岸关系处理好,让大家少担心战争,多一点生意机会。 可到了2020年和2024年,大家发现国民党嘴上说要维持现状,实际上却怕被贴标签,什么都不敢讲,结果选票一下掉光,弄得两边不讨好。 郑丽文这次再把“统一”端出来,就是要把路线问题讲清楚。她不是喊空口号,而是提出过具体方案,比如农产品外销、青年就业,还推动过一些两岸交流活动。可惜这些努力常常被党内高层压住,没有机会放大。 侯友宜担心她这种说法会让民进党抓到把柄,更担心失去中间选民,所以他宁可维持现状,走个中庸路线,既不讲清楚,也不冒风险。 说白了,这是一种怕事的态度,保住自己位置比较重要。但问题是,台湾社会越来越现实,民众最担心的是打仗和生活变差。如果国民党在这些问题上说不出个所以然,只会被边缘化。 有意思的是,郑丽文的街头喊话,反而抓住了基层的心声。很多人对国民党早就失望了,可她一开口,大家又愿意停下来听,觉得总算有人敢说实话。 台湾媒体报道过,她在网络民调里冲到过高点,尤其深蓝和一部分年轻人积极转发她的演讲片段。这说明,她触动的是大家心里最核心的关切:不要打仗,要有发展,要有希望。 可与此同时,她在党内的处境却很尴尬。经费被砍,活动靠自己撑,党内资源大多被派系掌握。朱立伦嘴上说要交棒,实际上处处设规则卡人,还帮赵少康铺路。 罗智强因为没拿到参选资格,直接写长文抱怨。整个国民党看上去就是一盘散沙,大家不是在讨论路线,而是在争派系。 这就是国民党最大的困境:路线问题和派系斗争混在一起,结果谁都不敢讲清楚。郑丽文的声音,让这种矛盾一下子暴露出来。 我们来对比一下民进党,民进党喊“抗中保台”,虽然争议很大,但立场清楚。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至少他们有方向。而国民党模棱两可,既怕得罪深蓝,也怕失去中间,结果谁都不买账。选民要么觉得你没骨气,要么觉得你没特色。 这就像站在岔路口,你要么往左,要么往右。可国民党一直在路中间打转,走一步停一步,最后被人超车,还丢了选票。 现在问题来了:国民党未来到底要走哪条路?继续模糊路线,短期少挨骂,但长期一定会被边缘化。或者冒点风险,把核心价值拿出来,哪怕一开始吃亏,至少能重新建立信任。 从民调可以看出,超过六成的台湾民众不希望两岸对抗,大家共同的心愿就是和平、稳定、生活有保障。对普通人来说,选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让日子过得下去。台湾老百姓要的是安全感,不是政治口号。 郑丽文的声音,其实像一剂苦药。高层觉得这药太苦,吃下去会被民进党骂,还可能得罪美国。但问题是,不吃药,病只会越来越严重。国民党要不要吞下去,这是未来几年能不能恢复元气的关键。 可以说,真正决定国民党未来的,不是派系斗争谁赢谁输,而是能不能把两岸路线讲清楚。政党如果连最基本的信念都不敢守护,就算还能苟延残喘几年,也会慢慢失去存在感。民意是不会等人的,等到老百姓彻底失望,就算再多选举策略也没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