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19年,为了巴结英日,坦桑尼亚撕毁中国百亿投资项目,如今发现被耍了,这个东非

2019年,为了巴结英日,坦桑尼亚撕毁中国百亿投资项目,如今发现被耍了,这个东非国家又急忙转身,希望与中国"再续前缘"。 这个项目就是巴加莫约港,曾被寄望成为东非最大的深水港。2013年中坦双方签约,计划投资超百亿美元,坦方甚至愿意让中国免费使用99年,合作开局顺利,前景一片光明。 可到了2015年,马古富力上台,风向开始转变。他打着“维护国家主权”的旗号,质疑协议不公,煽动民族情绪,把一个互利的基建项目说成是中国的“经济殖民”。 西方势力趁机插手,英国宣称能用30亿英镑低价接手,日本则许诺免费援助跨海大桥和巡逻艇。这些承诺听起来诱人,却从没落在正式协议上,更像是空头支票。 坦桑尼亚政府被这些话术迷惑,2019年单方面叫停项目,中方前期投入的2.8亿美元打了水漂,设备被遗弃在工地,合作陷入冰点。 他们满心期待英日兑现承诺,结果等来的却是推诿和涨价。英国勘测后报价直接翻倍到80亿,日本的技术方案在热带海洋环境下根本行不通。 更讽刺的是,就在坦桑尼亚项目停滞的几年里,中国转而与吉布提深度合作。那个资源匮乏的小国,靠着地理优势和中国的投资,人均收入几年内从300美元涨到2700美元,成了区域物流枢纽。 肯尼亚的蒙内铁路也在中国支持下通车运营,东非的贸易格局悄然改变。坦桑尼亚错失的不只是一个港口,而是一个黄金发展期。 2021年,马古富力病逝,新总统哈桑接手的是一个经济低迷、信用受损的国家。GDP增速跌到2%,外资望而却步,她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华关系。 坦方主动派代表团访华,请求重启合作。中方没有拒绝,但也不再是当初的无条件信任。新的谈判更务实,规则更清晰。 99年的经营权被缩短到33年,坦方持股提升至35%,中方也要求合作全程透明化,引入数字化监管。这些变化说明,感情不能替代契约,信任需要制度来保障。 2025年,项目终于有了新进展,坦桑尼亚港务局与中国、埃及、沙特企业签署备忘录,前期工作重新启动。 回看这场风波,坦桑尼亚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它曾是中国在非洲最坚定的伙伴之一,上世纪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有66名专家长眠异乡,两国情谊深厚。 但国际交往中,感情经不起政治波动的消耗。一个国家的决策如果被短期情绪主导,最终受损的还是自己。 中国的选择也很清晰:不因背叛而断绝往来,也不因旧情而放松底线。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但规则必须讲清楚。 巴加莫约港的重启,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在新规则下重新出发。对坦桑尼亚是教训,对中国则是成长——海外合作,既要真诚,也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