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澜昌
在白宫爆发灾难性冲突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终于在梵蒂冈进行了“首次”碰面。当地时间4月26日,在教皇方济各葬礼期间,两人仅用短短15分钟完成了一场充满尴尬意味的对话。尽管白宫宣称此次交流“富有成效”,乌方也称其具有“标志性意义”,但透过浮夸辞藻背后,真实的氛围却是寒意刺骨。美乌关系,在这场短暂会面后,并未弥合,反而更加暴露出双方在俄乌冲突走向上的巨大裂痕。

特朗普在《时代》周刊的专访中赤裸裸地表露了自己的立场。他将俄乌战争的爆发归咎于乌克兰试图加入北约,明确表示正在推动一项和平协议,其中包括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默认乌克兰失去约20%的领土。更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公然宣称乌克兰未来永无可能加入北约。这种姿态不仅是对乌克兰独立主权的践踏,也是对整个战后国际秩序的赤裸裸挑衅。与其说特朗普在推动和平,不如说他正急于将乌克兰推向屈辱的和谈桌前,以便为自己的政治履历添上一笔“结束战争”的虚假荣耀。
泽连斯基的回应强硬而决绝。他在梵蒂冈短暂会晤后重申,乌克兰绝不会在法律上承认任何一寸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虽然乌克兰当前确实缺乏收复克里米亚的军事力量,但泽连斯基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对俄施加经济与外交压力。这种坚持并非孤注一掷的盲目,而是对国家尊严与未来安全的最后坚守。对于乌克兰而言,割让领土不仅意味着战败,更意味着国家合法性的根本性崩溃。泽连斯基清楚地认识到,一旦接受特朗普版“和平协议”,乌克兰将永远沦为一个被分割、被背叛的失败国家。

事实上,美乌之间关于和平协议草案的巨大分歧早已昭然若揭。美方提案要求乌克兰在法律上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并默认俄军占领乌东大片地区;而乌方与欧洲国家拟定的提案则坚决推迟领土问题讨论,拒绝在任何停火协议中包含领土让步内容。在安全保障方面,美方草案同样模糊回避,只承诺由欧洲国家作为安全保证者,缺乏实质性承诺;而乌方坚持要求全面而明确的安全保障,包括不限制乌克兰扩军与盟军驻扎。这些根本矛盾,注定了所谓“快速达成协议”只是一厢情愿的政治幻想。
俄方此时在战场上加大攻势,宣布“完全解放”库尔斯克地区,意图进一步打击乌克兰的士气。而在外交前线,普京与美国特使威特科夫的三小时会谈,释放出俄方愿与乌直接对话的信息。特朗普随即在社交平台上兴奋宣称俄乌已“非常接近达成协议”,似乎急于将俄乌战争的终结作为自己的外交成就。但现实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乌克兰拒绝屈服,欧洲盟友对美方的单边施压同样充满疑虑,俄方虽然表面配合,实则更希望坐收渔翁之利,让乌克兰在缺乏国际支持中自我瓦解。

然而,就在俄美密谈期间,俄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莫斯卡利克在莫斯科遭遇爆炸身亡。俄方迅速指控乌克兰情报部门主导暗杀,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斥基辅政权“野蛮背信”,破坏和平谈判氛围。这一事件,不仅让俄乌之间的互信降至冰点,也令本已摇摇欲坠的外交谈判蒙上一层血色阴影。特朗普宣称的“和平将近”,在现实中却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与暴力因子。
今日的俄乌局势下,特朗普试图用极限施压的方式迫使泽连斯基让步,几乎注定徒劳。乌克兰国内强烈的民意反对领土割让,欧洲国家对美国孤立施压的不满情绪高涨,俄罗斯在军事上虽占上风,但也无力在短期内实现彻底胜利。真正可能到来的,不是和平协议,而是战争的另一阶段,一个乌克兰更加绝望、俄罗斯更加冒进、国际局势更加混乱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