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大清门抬进来的中宫皇后”,竟成了阿鲁特氏的催命符?同治皇后阿鲁特氏一句“我是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抬进来的中宫皇后”,看似只是摆正宫身份,却直接把自己推向了死路——但要论“该怒”,其实轮不到慈禧,首当其冲该窝火的是慈安太后。 要知道,“从大清门抬入”本是皇后的正统待遇,慈安当年就是冲着皇后之位入宫,却因咸丰抠门想省钱,先以嫔位入府,再慢慢升位,等于硬生生少了这份“正统排面”。这种“本该是我的却落空”的憋屈,比一开始就没有还难受。可慈安性格厚道,一来这皇后是她和咸丰一起选的,对阿鲁特氏本就没矛盾;二来她心里门儿清,自己才是实打实的正统太后,阿鲁特氏这话不过是陈述事实,压根不会被刺激到。 真正被戳到痛处的是慈禧。她本就不是从大清门入宫的皇后,只是先帝的妾室,靠着亲儿子同治才当上西宫太后,一直憋着跟慈安掰手腕。阿鲁特氏这句“大清门”,在她听来就是赤裸裸的嘲讽:“我是正牌皇后,你不过是个妾”。偏偏慈安在世时,慈禧还得顾忌东宫太后的面子,不敢对阿鲁特氏太过分;可等慈安一死,没了制衡的慈禧彻底没了顾忌——不仅在同治死后处处刁难阿鲁特氏,连修陵寝都敢“变脸”:慈安在时规规矩矩,慈安一没就推倒重建,极尽奢靡。 有人说慈安“没用”,身为东宫太后却护不住皇后。可细想她也难:慈禧和同治是亲母子,她性格本就软和,既不能杀了慈禧,能做的也只有简单训斥;更何况阿鲁特氏被刁难,还是在她和同治都去世之后,她就算想护,也没了机会。 说到底,阿鲁特氏的死,从来不是一句话的错。她那句“大清门抬进来”,不过是戳破了慈禧“非正统”的心病;而慈安早逝、慈禧掌权,才是把她逼上绝路的真正推手——一句关乎“正统”的话,成了封建后宫权力斗争的祭品,想想都让人唏嘘。 你们觉得,要是慈安能活得久一点,阿鲁特氏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慈禧还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刁难她吗? 清同治皇后 清朝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