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跃龙一路走来,也非常不容易。 周的母亲不支持他打台球,离婚离开了他父子俩,父亲一边打杂工一边照顾周打球。 他小时候家里就是普通的成都家庭,一开始谁也没想着让他走打球这条路。 后来是他爸特别喜欢台球,觉得儿子在这方面有点天赋,就做了个挺大的决定——让周跃龙小学一毕业就别上学了,专门练球。 这个决定一出来,家里就炸了锅,他妈妈根本不同意,觉得好好上学才是正途,打球太不稳定了,两人吵来吵去,最后实在谈不拢,就离婚了,妈妈也离开了他们父子俩。 从那以后,家里就只剩他和爸爸两个人。 爸爸一边要想着怎么挣钱供周跃龙练球,一边还得照顾他的生活,只能去打杂工,什么能挣钱就干什么,日子过得挺紧巴。 那时候练球也没什么好条件,爸爸不光要忙着打工,还得盯着周跃龙的训练,有时候周跃龙练得不够认真,爸爸也会着急,罚站、让他跑步都是常有的事。 但谁都知道,那是没办法,爸爸是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他身上了,怕他浪费了天赋,也怕自己这个决定最后落得一场空。 周跃龙也知道爸爸不容易,所以一直挺努力的。 可命运偏偏不饶人,在他19岁那年,爸爸突然病逝了,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天塌了。 以前不管再难,有爸爸在身边撑着,可现在就剩他一个人了。 但他没垮,爸爸的期望、之前吃的那些苦,都变成了他的劲儿,让他觉得自己没有退路,只能在斯诺克这条路上走下去,还得走好。 刚去英国打球的时候,他日子更难。 没什么成绩,自然也没多少收入,有时候一天就靠两包方便面过日子,还得省着吃,掰开分两顿。 那时候牛奶都算是奢侈品,平时只能喝豆浆。可就算这么难,他也没放弃练球。 后来他慢慢打出了点名气,15岁赢了赵心童,17岁还和颜丙涛一起拿了世界杯,大家都说他天赋好,叫他“中国利索夫斯基”。 可天赋归天赋,比赛的时候心理素质也是个坎儿。 他三次进了排名赛决赛,都没能拿到冠军,外面开始有人说他“心理素质不行”,这些话像块石头压在他心里。 但他没被这些打倒,自己找心理医生疏导,还学冥想调节状态。 今年和傅家俊那场比赛,0-3落后的时候,换别人可能就慌了,可他硬是连扳六局赢了,那时候大家才觉得,他是真的跨过了心里那道坎。 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还有个一岁的儿子,生活才算稳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