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国赛、世赛冠军都拿到了!湖北00后职校女孩“开挂”的背后……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于鑫

9月21日,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场上,物流与货运代理赛项的解说员周雨欣引来了不少关注。

她不仅仅是位解说员,还曾夺得职业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的“市赛”“国赛”金牌,还拿下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该项目冠军。

再次回到技能赛场,她的身份从选手变成“导师”,她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更多年轻人送上世界舞台。

周雨欣今年22岁,是妥妥的00后,出生于湖北,后在上海就读。在读中职院校时,她就被选中成为技能人才苗子。在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练的培养下,先后夺得职业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的“市赛”“国赛”金牌,最后还趁热打铁拿下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该项目冠军。

回忆起去年的夺冠经历,周雨欣笑着说,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因为训练了太多遍,熟能生巧,心态很平静。我们当时并没有觉得一定要拿牌,更多是想完成这场比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发挥出来。”没想到,正是这份平常心,让她最终站上了世界最高领奖台。

“全英文作答”,让友谊更真实

物流与货运代理赛项有个特殊之处:全英文答题,没有翻译。这是世界技能大赛四个“Englishonly”项目之一。选手们需要像职场白领一样,坐在电脑前,快速处理来自客户、供应商甚至上级的邮件,判断需求并完成操作。

“有时候你是销售,要向客户介绍公司;有时候你是项目经理,要写方案;也可能是幕后客服,要处理运输单证。”周雨欣说,这些场景都非常贴近真实工作。因为全程英文交流,选手们没有翻译的缓冲,更能在沟通中收获真诚的友谊。“我在比赛中交到了很多朋友,大家用同一种语言聊天,感觉更真实。”

赛场不只是比拼,更像行业“未来预演”

周雨欣介绍,这个赛项的“国际化”属性非常强:跨境物流,必然绕不开英语。早在2017年阿布扎比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展示赛时,就提出了全英文作答的要求。如今,越来越多项目正在走向“Englishonly”。

如果说赛场是模拟职场,那么河南正是现实的缩影。

作为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航空枢纽,河南近年来不断加码物流建设:郑州机场货运量持续攀升,中原地区最大的火车编组场郑州北站是贯通我国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

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南)国际货运列车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郑州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早已走在全国前列。自2013年首趟中欧班列(郑州)开行以来,这条“钢铁驼队”已累计开行超过15000列,如今日均开行超12班,将中原腹地与世界的距离缩短至15天。中欧班列(郑州)不仅是河南对外开放的“金名片”,更成为全国跨境电商、制造业企业抢抓国际市场的重要依托。

周雨欣认为,这种国际化通道与大赛培养的人才正好契合,“物流与货运代理赛项要求选手全英文交流,就是要让他们适应真正的全球贸易场景。中欧班列和‘一带一路’提供了舞台,而技能人才则是驱动这条通道更加畅通的引擎。”

冠军之后,继续“传帮带”

拿下世界冠军后,周雨欣没有停下脚步。她进入专家团队,为即将参加48届世赛的中国选手做准备,角色更像一位“教练”。“我希望把我的经验传递下去,让更多年轻人敢于上台、亮出自己。”她说。

更让人期待的是,明年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办,届时物流与货运代理项目将首次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其实现在很多公司都在用AI,而我们的比赛在某种程度上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选手们要能胜任销售、客服、项目经理等岗位,培养出来的人才将非常全面。”她说。

至于荣誉带来的现实改变,她也直言不讳,“上海对技能人才的政策很友好,比如未来还可以落户这里,这都很吸引人。但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还是在技能和眼界上的提升。”

在赛场上,周雨欣的讲解专业又生动,像一座桥梁,把国际赛场的风采带到国赛现场。她希望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通过技能大赛,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