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户外圈被一段视频炸了锅。
9月19日,在西藏日喀则江孜县热龙乡的喜马拉雅山脉山脊上,蔡国强与始祖鸟联合做了个名为《升龙》的烟花表演,三段彩色烟花顺着山脊“爬升”。第二天视频上网,舆论立刻起火。21日一早,日喀则方面通报,市委、市政府已连夜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依法依规处理。当天,始祖鸟和蔡国强也分别致歉,表示接受批评,将配合第三方评估并根据结果做补救。
始祖鸟是什么牌子?它来自加拿大北温哥华,是高性能户外品牌,主打攀登、滑雪等极端环境装备,如今隶属于芬兰的亚玛芬体育。2019年,安踏牵头的财团完成对亚玛芬的收购;2024年亚玛芬在纽约证交所重新上市,近两年财报里,始祖鸟都是增长引擎之一。
再说蔡国强。中国当代艺术家,擅用烟花、火药“作画”,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烟花“大脚印”的重要创作人之一,纪录片《天梯》讲的也是他把烟火当媒介的艺术追求。他的履历里,确实有一长串“与火共舞”的名场面。
但这一次,他玩火玩错了地方。把火药搬上高海拔的山脊,属于高寒、低氧、生态脆弱的区域。官方通报确认,视频发布后引发关注,当地迅速启动核查。更早些时候,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有人对媒体表示,手续合规、选址不在生态保护区、目前监测未见破坏,而这些说法随后也被推到争议的风口。
网络截图
主办方的解释是“我们做了功课”。工作室和品牌的口径里有几条关键点:使用“生物可降解”彩色粉,曾在多地做过环保验证;这次选择所谓V级“最低风险等级”;活动前转移牧民牲畜,用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收尾清理残留、翻土、做植被修复。说白了,在他们眼中,这是“科学评估”和“全链条方案”。
问题在于,许多网友、户外爱好者、生态从业者压根不买账,理由很直白:“高原低温、低氧、紫外线强,所谓‘可降解’在这里可能要很久”“小动物不会看公告,盐砖或许能引走一撮,吓跑的可能是一片”“草甸土层薄,翻过一遍,风一吹雨一打,恢复不是一句‘修复’能打发的”……网友们评论道。
就算不谈常识,单看研究,烟花对环境的影响也不是“换个配方”就能变成无害。公开研究显示,燃放会显著增加PM2.5并带来金属颗粒物。“环保烟花”只是相对更少,不是绝对没有;而在稀薄空气、强风、高海拔的地方,污染物的输送和沉降更难预测。你可以尝试降低风险,但不能把风险当“已消失”。
我也认识不少户外圈的爱好者,这次最刺痛他们的,是价值观的断裂。真正的户外圈,信的是“无痕山林”的朴素原则:轻声、轻脚、轻手,尽量把自然还原给自然。你可以在野外探索,但别把自然当成随意摆动的道具和舞台,把烟花搬上高海拔的山脊,再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这和户外精神是反着来的。
网上有不少用户称自己对品牌很失望。他们要的不是一个昂贵的标签,而是对自然的自我克制。你卖的是“敬畏”,不是“征服”。这次之所以舆论汹涌,原因也很朴素:品牌长期喊的“敬畏自然、无痕山林”被自己这次行为亲手打脸,名声和信任反噬到自己身上。
很多评论追问“谁批的”。这是公共治理的问题,同样重要。环评领域最怕“重审批、轻监管”。“手续合规”不代表“影响可忽略”,“不在保护区”也不等于就该放宽心。越是生态脆弱地带,越需要把项目边界划得更细,把过程监管做得更密。
现在当地已成立调查组,至少有了一个开始。接下来外界还会盯住几个关键点:到底用了什么材料,残留是什么、去了哪儿;现场声学、空气、土壤、水体的实测数据是什么水平;野生动物活动是否被打断;是否有必要并且有条件开展后续修复。这些都该由独立、透明、可追溯的评估报告来支撑,而不是一句“我们用的是环保材料”。
品牌层面也别想着“删帖就过”。始祖鸟近年来飞速扩张,风险也会成倍放大。这不是外界挑刺,而是所有运动户外公司都要上的重要一课:规模越大,越要守住和用户最初的价值契约。你说“敬畏自然”,就请把敬畏落在每一次选址、每一页风险评估、每一次危机处置上。
这不是“升龙”,而是“升拙”。接下来该“升”的,该是真相与追责。
栏目主编: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