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梅阿姨的故事,是咱们父母辈人生的一个标准样本。 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就由国家安排工作,直接分到油田这种核心单位。 结婚时,单位不仅分一套“老五三”的房子,连全套家具都给配齐了。 工资虽然只有一两百块,但那点钱在当时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从住房、医疗到子女教育,单位这个大家庭全都管了。那时候的人生剧本很简单,你把青春献给国家建设,国家就负责你的一辈子。这是一种用奉献换来的踏实和安稳。 几十年过去,王阿姨从油田退休,离开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去了南京给女儿带孩子。她的身份从一个为国家找油的工程师,变成了千千万万“随迁老人”中的一员。生活的重心,从油田大院的集体生活,转移到了现代化都市里的小家庭。 她的人生被清晰地划成了两半。前半生,她是“单位人”,是国家宏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在集体中发光发热。后半生,她回归成“家庭人”,成了子女小家庭最坚实的后盾。 这一代人的付出是双重的,他们先是建设了我们的国家,然后又在晚年支撑起了我们的小家。
猜你喜欢
在哪里打架也不要在食堂打[笑着哭]
2025-09-19
奋斗者联盟
[doge]一线消息,这事儿已经解决了据说是一个蛮离谱的理由,但项目继续推进了还
2025-09-19
胖虎Shawn
患癌男子,不幸全身转移了,想卖房子,打一针40万的钇90,遭妻子的反对,反复地跟
2025-09-19
丸子酱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