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一个中国科技品牌正悄然完成一次惊人的跨界跃迁——追觅科技正式进军智能手机领域,并凭借首款机型DreameSpace实现未发先火,海外预售破亿。
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追觅业务版图的重大扩展,更折射出中国新一代科技企业成长路径的深刻变迁。
回顾追觅的发展历程,其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公司成立于2017年,最初以研发高速数码电机为核心,逐步切入无线吸尘器市场。凭借远超同行的转速性能与静音设计,迅速打开国际市场,成为戴森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此后,追觅不断拓展产品线,从扫地机器人到洗地机、从空气净化器到个人护理设备,构建起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闭环。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产品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家庭超3000万户,会员规模达1100万,全球化程度位居国产品牌前列。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追觅并未简单复制现有手机厂商的路径,而是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特长,在影像赛道开辟全新战场——“天文摄影大众化”。
这项看似小众的功能,实则蕴含巨大情感共鸣。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人们对自然、星空、诗意生活的向往从未减弱。DreameSpace恰好提供了一个情绪出口:哪怕住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也能抬头看见银河。
这种“科技+人文”的叙事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品牌的情感厚度与文化认同感。
与此同时,追觅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也为此次跨界提供了坚实支撑。公司在算法、材料、结构工程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专利,确保了DreameSpace在关键技术上的自主可控。
可以说,追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手机厂商的“反向生长”之路:先建立强大生态,再推出核心终端,最后反哺生态升级。
这种模式或许更适合当下碎片化、场景化的智能生活需求。正如一位产业观察家所言:“未来的赢家,未必是最会做手机的公司,而是最懂生活方式的公司。”追觅,正在朝这个方向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