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汤恩伯手下第89师师长金式,每月吃1500个空额。这1500个空额,每月给他带来

汤恩伯手下第89师师长金式,每月吃1500个空额。这1500个空额,每月给他带来8万斤粮食的收益。一年下来,就是100万斤。金式贪污这么多粮食,是想等待时机高价出售。 他这么干,底气是哪儿来的? 他的底气,就是他顶头上司,那个号称“中原王”的汤恩伯给的。 这根本不是金式一个人的小动作,这是汤恩伯防区里的“公司规定”。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老汤当年给手下每个师都下了死命令,必须吃1500到2000个空额。你没听错,是“必须”,是KPI。完不成这个任务,你这个师长估计就得换人了。 一个师满编也就一万出头,嫡系部队能有个八九千人就不错了。汤恩伯大笔一挥,先给你砍掉一两千。这笔空额的军饷和粮食,直接就进了他汤总司令自己的小金库。 老大吃了肉,底下的人能干看着吗?当然不能。汤恩伯做了初一,下面的人就敢做十五。从军长到师长,再到团长、连长,一级一级往下“吃”。金式吃的这1500个名额,很可能就是汤恩伯的指标之外,他自己“开发”的业务。 这么一层层扒下来,一个师真正能拉出去打仗的,能有五六千人就烧高香了。可上报军政部领军饷、领粮食的时候,报的还是那一万多人的满编。 更绝的是,吃了空额,部队账面上人多,实际人少,这窟窿怎么补?也好办,打一仗,直接上报“损失惨重”。反正死无对证,那些“幽灵士兵”正好在阵亡名单上为国捐躯,既填了账,又显得自己打得英勇。一来二去,重庆那边也知道有猫腻,干脆就按编制的一半给你发钱发粮。得,这下恶性循环了,底下部队一看,反正给的钱少,那就更得多吃点空额补回来。 金式囤的那100万斤粮食,说白了,就是前线士兵的口粮,是他们的卖命钱。 聊完金式,咱们必须得聊聊他背后的“大老板”汤恩伯。老汤这辈子,简直就是一部敛财教科书。 他在河南当“中原王”那几年,吃空饷都算是常规操作了。他最牛的本事,是做“无本生意”。 比如,他把国统区的军粮,偷偷运到日占区卖高价。这可是资敌啊!但他不管,钱赚到手才是真的。然后,他再从日占区用低价换回来盐巴、布匹这些紧俏货,回到自己地盘再高价卖给老百姓。一来一回,两头通吃。运输怎么办?简单,以“军运”的名义,强征老百姓的车和人,连饭都不管。你说这生意做得绝不绝? 还有更恶心的。为了“抗日”,他下令在河南境内挖了无数条反坦克壕沟。这本是好事,可到了他手里,就又成了一门生意。挖沟的钱,他向上级申请,揣自己兜里。挖沟的劳力,让老百姓自带干粮义务出工。挖沟用的砖石材料呢?他下令拆毁了辖区内大量的庙宇、祠堂,甚至普通人家的房子。 河南老百姓为什么恨他入骨?豫中会战国军大溃败,老百姓不但不帮忙,反而围攻缴械国军部队,背后就是这些一笔一笔的血泪账。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汤恩伯到死都没整明白。 那么,老汤到底捞了多少钱?具体数字没人知道,但他身边的一个亲信葛天后来回忆,光是经他手给汤恩伯弄的金条,折合成银元就高达500万。这还只是一个亲信经手的,天知道他老婆王竞白那边又收了多少。 抗战胜利后,汤恩伯负责“劫收”上海,那更是他的人生高光时刻。他把接收来的工厂、企业,转手就卖。光一个上海窑厂和一个铁厂,就换了一万两黄金。他还把投降日本的无锡富商钱凤高的女儿钱婉华纳为小妾,连人带财产,一并“劫收”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富可敌国的汤恩بيه,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啼笑皆非。 1949年,他守上海,守不住,带着残兵败将逃到台湾。老蒋知道他在上海捞得盆满钵满,导致军心涣散,一气之下,把他所有职务都给撸了,让他当个有名无实的“战略顾问”。 到了1954年,汤恩伯胃病严重,想去治病,却发现没钱了。 那个捞了一辈子钱的汤恩伯,最后没钱治病。钱去哪儿了?他大部分的家产,早就被他那位精明的大太太王竞白,在他失势之前,卷到美国去了。留在他身边的小妾钱婉华,手里只有一小部分,在日本买了房子。 钱婉华为啥非要他去日本治病,不去美国?因为去了美国,钱都在大太太王竞白手里,她啥也落不着。去了日本,那点家底就是她说了算。 可笑吧?一个曾经统兵几十万的大将,最后的人生,竟然被两个女人和一堆说不清道不明的财产给困住了。 老蒋一开始还不让他走,怕他跑了。直到他病情实在拖不住了,才点头放行。可这一去,汤恩伯就死在了日本的手术台上。 电报传回台北,据说蒋介石放下笔,只淡淡地说了四个字:“死了也好。” 这四个字,真是冰冷刺骨。想当年,为了表忠心,汤恩伯把自己的恩师兼“岳父”陈仪都给卖了,亲手押着送给老蒋杀掉。他以为这样就能换来一世的荣华富贵和信任,到头来,只换来一句“死了也好”。 他们囤积了无数的粮食和黄金,却唯独没有给自己积攒下一点点的人心和德行。最终,金山银山也换不来一条命,更换不来一个好名声。

评论列表

苏米
苏米 3
2025-09-19 18:25
[赞][赞][赞]
苏米
苏米 3
2025-09-19 18:25
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