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亡国 50 年,国王却依旧在世,甚至还在不断号召同胞试图复国!89 岁的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对着 1975 年的旧地图,枯树枝似的手指划过喜马拉雅南麓山谷,直言只要自己还喘气,锡金就没消失! 锡金这个地方,本来是个独立的佛教王国,从1642年就开始有自己的王朝。纳姆加尔家族统治了好几百年,国王叫作却嘉尔,意思是宗教国王。19世纪末,英国人进来,把锡金变成保护国,管着外交和国防,但内部事还是王室说了算。1947年印度独立后,锡金的保护权转到印度手里,印度军队驻扎边境,控制了更多东西。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是旺楚克的父亲,他1923年出生,本来是第二个儿子,但哥哥早逝,他就成了继承人。他小时候在印度读书,后来回国帮忙打理国家事务。锡金那时候人口不多,主要是布提亚人和尼泊尔移民,经济靠农业和贸易。国王推动了一些改革,提高识字率,建学校啥的,但面对印度压力,王室日子越来越难过。 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1953年4月1日出生在甘托克王宫,是帕尔登的第二个儿子。他哥哥本来是王储,但1978年车祸死了,他就成了潜在继承人。旺楚克小时候在本地学佛教知识,后来去英国哈罗公学上学,接触西方教育。回国后,他帮父亲处理宫廷事宜,那时候锡金内部有政治动荡,不同族群意见不一。印度越来越插手,1973年锡金议会选举后,亲印度派上台,王室权力被削弱。旺楚克亲眼看到这些变化,王室从自治慢慢变成傀儡。1975年事件爆发前,他已经在家族中发挥作用,参与讨论国家前途,但大局已定。 1975年4月,印度军队进驻锡金首都,包围王宫和议会。锡金议会通过决议,要求废除国王制度,加入印度。几天后,举行公投,选票只有同意或不同意两个选项。官方结果是97.5%支持合并,锡金就这样成了印度第22个邦。很多人质疑这个公投的公正性,因为投票站周围有印度士兵,选民可能没自由选择。国际上也没啥反应,美国和苏联忙冷战,中国反对但后来承认了。锡金王室成员被迫离开,移居国外。旺楚克跟着家人去美国,父亲1982年死于癌症后,他宣布继位,但没人承认。他坚持用锡金国王称号,不用印度护照,继续号召海外锡金人记住历史。 锡金的历史得从头说起。它原本是藏传佛教国家,王室有神圣地位。英国殖民期,锡金作为缓冲区,对抗中国影响。印度继承英国遗产后,继续这个政策,但逐步加强控制。1960年代,印度修路到边境,引发中印冲突,锡金夹在中间。国王帕尔登试图保持中立,推动现代化,但内部矛盾多。尼泊尔裔居民占多数,他们要民主改革,王室主要是布提亚人,支持者少。1973年骚乱后,印度直接管事,任命行政长官。旺楚克那时候还年轻,但已经看到王室衰落。他在英国学的东西,让他明白国际政治的残酷,小国难自主。 公投前后的事最关键。1975年4月8日,印度军队以维持秩序为名,进驻甘托克,控制议会。议会成员多是亲印度派,他们投票废除国王。公投在4月14日举行,投票率高,但过程有争议。一些报告说,士兵在场,影响结果。合并后,锡金改名锡金邦,学校教材换成印度版,语言和习俗逐步融入。旺楚克在国外看到这些变化,坚持锡金没消失。他用旧地图提醒自己和别人,边界还在纸上,但现实中没了。这样的坚持,让一些锡金人保持文化认同,但大多数年轻人已适应新生活。 旺楚克的流亡生活挺低调。他定居纽约,偶尔去尼泊尔或不丹寺庙修行。作为佛教信徒,他花时间冥想和学习经文。1982年父亲死后,他成为第13代却嘉尔,但只是象征。国际社会默认锡金是印度部分,中国2003年承认这点。旺楚克组建小组织,联络散居锡金人,通过信件和电话分享历史。他拒绝承认合并合法性,说公投没程序正义。这观点在一些媒体上出现,但影响力小。锡金现在经济发展好,旅游业兴旺,但旧王朝记忆淡了。 锡金合并的背景有大国博弈。冷战期,印度怕中国影响,急于控制锡金。国王帕尔登曾想加入联合国求保护,但没成。公投后,西方国家没强烈反对,因为印度是盟友。如果是其他国家,可能舆论不一样。旺楚克的坚持,突出小国主权脆弱。他对着1975年地图看边界,提醒人们吞并不靠暴力,但通过法律和经济整合。锡金学校现在教印度历史,年轻人考公务员进印度军队,对王室像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