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雯继续拒绝国内的安逸,毅然决然再一次踏上留洋征程,下一个赛季征战苏格兰女超联赛。 加盟格拉斯哥流浪者女足,是李梦雯自2022年9月开启留洋生涯以来的第四站,对于30岁的中国女足顶级国脚而言,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容易。 相比较于日本女足将近50人(其中在英格兰女超19人)、韩国女足逼近20人的庞大留洋规模,中国女足的留洋人数已经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尴尬境地。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其一,根据国际足联2023年度的数据,中国女超的人均收入依然坚挺在世界前三的行列,其中武汉女足、上海女足的核心球员薪资足以PK巴萨女足、切尔西女足的主力。 (举个例子:亚洲顶级边后卫、韩国女足国家队队长金慧利,她在韩国红天使女足的年收入是封顶的相当于人民币35万,而转会到武汉女足光是合同年薪就是120万。) 其二,中国女足球员相对安逸,每年赛事比西班牙女足、英格兰女足少10场以上,更重要的是,中国女超对抗性弱、位置竞争性小、训练与比赛受伤风险低,如此安逸的大环境谁又愿意去异国他乡博弈? 其三,哪怕在亚洲范围,参照日本女足、澳大利亚女足,中国女足属于完全的伪职业化,就拿目前女超的12支俱乐部举例,除了长春女足,其她11支全部都是体制内队伍,踢球期间有大学毕业证拿,退役后有工作岗位安排,留洋不是自找苦吃吗? 其四,人家确实看不上中国女足球员,当然,更看不上中国男足球员,近几年来,包括王霜、唐佳丽、张琳艳等等失败的例子太多,国际上稍微好点的俱乐部已经越来越不关注中国女足球员了。 其五,“中国足协”这四个字在国际上的含金量几乎接近于0,而且这个单位里都是行政化的乌合之众(没有贬低的意思,是从专业角度而言),哪怕设置了个外事部,但他们真的对国际球员交流业务一窍不通,甚至是懒政、不作为。 其六,吃过亏、上过当的俱乐部都不会再要中国女足球员,举个例子吧,2023年杭州亚运会,并非国际比赛日,但中国足协一下子征召了6名留洋球员回国,理由是“与对方俱乐部有亚运会球员参赛条款约定”,相反的是,日本女足、韩国女足留洋时没有这种“非国际比赛日回国参赛”的奇葩合同。 飞抵苏格兰后,李梦雯第一时间接受了采访: “尽管长途飞行让我有些疲惫,但我非常兴奋能够来到这里。我渴望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联赛中踢球,流浪者对未来发展充满雄心壮志,我很高兴能够加入这个团队。” 而李梦雯的新主帅克里奇顿则表示: “我们非常欢迎李梦雯加入流浪者,她拥有丰富的国际比赛经验,她的特点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打法。她在控球时很冷静,能够显著提升球队的防守能力,并进一步加深我们的阵容深度,期待她在场上和场下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加油,李梦雯,期待你在异域他乡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