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柴荣难道死时没留下心腹嘛?这么轻易的让赵匡胤篡夺了皇位?柴荣又不傻,死时当然留下

柴荣难道死时没留下心腹嘛?这么轻易的让赵匡胤篡夺了皇位?柴荣又不傻,死时当然留下了一位心腹,而且能力超强的那种。 柴荣留下的这位心腹正是赵匡胤本人。他26岁跟着柴荣混,第二年柴荣继位,成为后周第二位皇帝。柴荣对他一路提拔。 你可能会问,既然赵匡胤是柴荣的心腹,还被柴荣亲手提拔到禁军一把手的位置,那为啥后来还能轻易篡位?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耐人寻味的。 表面上看,柴荣确实安排得明明白白。他临死前,把军权交到了自己最信任的人手里,这个人不仅打仗厉害,还特别会带兵,深得底下将士的拥护。可以说,柴荣对赵匡胤是既信任又重用,完全把他当成了托孤大臣来培养。而且,柴荣不仅提拔赵匡胤,还把其他可能威胁皇权的势力都压了下去,比如之前那些老牌军阀、藩镇大将,都被柴荣用各种手段削了兵权,换上了自己信得过的人。可以说,柴荣为了保住后周的江山,真的是操碎了心。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柴荣太强了,强到把能压住赵匡胤的力量全都剪除了,却没想到,他一死,这些原本被压制的力量不仅没了,还给赵匡胤腾出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柴荣死的时候才39岁,英年早逝,留下一个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当皇帝,这就是周恭帝。一个七岁的小孩能懂什么?朝政自然落到了他妈符太后手里,可一个女人家,又没啥政治经验,在那个乱世里,根本镇不住场子。这种情况下,谁手里有兵,谁说话就响。而此时,后周军界第一人是谁?正是赵匡胤。 更关键的是,赵匡胤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后是一整个关系网。从殿前司到侍卫亲军,从基层将领到中层军官,一大批能征善战、忠心耿耿的兄弟,都是他这些年来一点一点提拔、安插、笼络起来的。换句话说,禁军高层早就成了“赵家班”。柴荣可能以为,把赵匡胤放在最高位置,他能感恩戴德替小皇帝卖命,却低估了权力的腐蚀性,也高估了人性。 于是,机会很快就来了。公元960年,后周接到情报,说北方边境的契丹和北汉联合南下,要搞事情。朝廷立刻紧张起来,派赵匡胤挂帅出征。大军走到陈桥驿这个地方,就停了下来。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他的部下们把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你看看,这一套流程,熟不熟悉?一点儿都不像是临时起意,倒像是排练过很多遍一样。兵变的士兵们有组织、有纪律,甚至连口号都喊得整齐划一。而赵匡胤呢,一开始还假装推辞,演了一出“被迫上位”的苦情戏,最后“不得已”接受了大家的拥戴,带着大军杀回开封,轻轻松松就改朝换代,建立了宋朝。 那么,这算不算赵匡胤背叛了柴荣的信任?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但换个角度看,柴荣一死,后周的权力结构本来就摇摇欲坠,一个七岁的小皇帝,一个没有政治经验的太后,怎么跟一个手握重兵、又有极大威望的统帅抗衡?就算赵匡胤不想篡位,别人也会推着他上位。毕竟,乱世之中,拳头才是硬道理。 柴荣精明一世,把能想到的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唯独没算到自己走得太早,更没算到人心会变。他以为自己留下的心腹足够忠诚,却忽略了权力本身就会改变人。他以为把兵权集中在赵匡胤手里最安全,却没想到,这恰恰给了赵匡胤最大的机会。 所以,赵匡胤的成功,不完全是他个人有多厉害,而是天时地利人和全凑到一块儿了。柴荣的布局没问题,可惜,他漏算了最关键的一点——时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后周历史# #后周皇帝柴荣# #后周# #柴世荣# #后周皇帝郭威# #柴荣老师# #周世荣# #柴荣考研#

评论列表

度如母
度如母
2025-09-19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