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去,一觉醒来德国政坛真的变天了! 那个被贴上“亲俄”标签的极右政党——德国选择

我去,一觉醒来德国政坛真的变天了! 那个被贴上“亲俄”标签的极右政党——德国选择党(AfD),这回居然逆袭成功了!他们的代表人物魏德尔这下可真是扬眉吐气,而他们的政治对手,今晚估计要彻底失眠了…… ​这次德国北威州的地方选举,结果一出,不只让本地人吃惊,全国上下都炸开了锅。为啥这么轰动?因为这次极右翼的选择党居然反超成了大赢家,而一向稳居前列的绿党,竟然直接被挤出了前三!这剧情,以往可真没发生过。 ​来看具体得票:基民盟(CDU)虽然还是排第一,得票率33.3%,但跟上回比其实跌了4.4%。说明啥?老百姓对传统大党的信任没那么铁了。反而德国选择党这类声音,正在悄悄改变德国的政治地图。 你可别觉得基民盟拿了第一就多风光,那4.4个百分点的跌幅,像极了手里攥着块看着完整、实则内里松动的蛋糕。以前提起基民盟,不少德国人会下意识觉得“靠谱”,毕竟是几十年的老牌政党,不管是应对经济波动还是社会矛盾,总该有套成熟的章法。可这次走出投票站的人里,十有八九会跟身边人吐槽“选它也没啥办法,就是没更好的了”。你想啊,德国这两年日子不好过,能源危机没完全过去,冬天取暖费还是让普通家庭肉疼;超市里的牛奶、面包价格涨了一轮又一轮,工薪族的工资却没跟上;还有不少中小企业,因为成本太高撑不下去,关门的关门、裁员的裁员。这时候基民盟还在电视上谈“长期经济规划”“稳定欧盟合作”,老百姓哪有那个耐心听?信任这东西,不是一天建立的,也不是一天丢的,是看着自己的日子没盼头,一点一点磨没的。 AfD能趁这个空当冲上来,说穿了就是摸准了老百姓的“急”。他们不跟你扯那些“气候目标”“难民权益”的大道理,一开口就是“先让德国人过好自己的日子”“把更多钱花在本国福利上”“重新谈对俄能源合作”。这些话听着直白,甚至有点粗糙,可偏偏戳中了那些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人。就像鲁尔区一位以前在钢铁厂上班的大叔,厂子因为能源转型关了,他找了半年工作都没着落,对着记者说“AfD至少没跟我画大饼,说的都是我每天琢磨的事儿”。但这里头藏着的风险,可不能不当回事。他们说“解决民生问题”,可具体怎么解决?是真能给失业者找工作,还是只是嘴上说说?就说“亲俄”这茬,德国现在虽然减少了对俄能源依赖,但完全切断还不现实。真要是按AfD的思路调整政策,会不会跟欧盟闹僵?毕竟欧盟多数国家对俄态度强硬,德国要是“单打独斗”,在国际上的立场只会更尴尬。更别说极右政党骨子里带的那点排外倾向,要是他们势力越来越大,那些在德国生活了几十年的土耳其移民、中东难民,会不会又开始担心出门被歧视?这些问题现在没人能打包票,但绝对不能装作没看见。 绿党这回被挤出前三,说可惜也可惜,说早有预兆也不为过。前两年绿党多火啊,靠着“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吸了一大波年轻选民,尤其是大学生和城市白领,觉得跟着绿党能让德国变得更“先进”。可政策落地的时候,太着急了点。为了推进新能源,逼着传统工厂升级设备,不少小老板拿不出钱,只能眼睁睁看着厂子倒闭;为了减少煤炭、天然气使用,又没及时把风能、太阳能的缺口补上,导致能源价格一路飙升。你去问柏林街边开面包店的老板娘,她可能说不清什么是“碳中和”,但她能算得明明白白:以前烤一天面包的燃气费20欧元,现在要40欧元,面包卖贵了顾客嫌贵,卖便宜了自己亏本。 更值得琢磨的是,北威州的选举结果,可不是一个州的小事。要知道,北威州是德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州之一,相当于咱们国家的广东、江苏,这里的选民态度,向来是德国全国政治的“风向标”。AfD这次能从边缘政党冲到前列,说明他们的主张,已经从以前的“小众声音”,慢慢渗透到了主流社会。要是传统政党还不醒过来,还抱着以前的老办法不放,下次选举,可能就不是“跌几个百分点”这么简单了,说不定真的会被AfD抢了更多地盘。而且德国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它的政治风向变了,整个欧盟的政策都会受影响。比如对俄政策,要是德国因为AfD的压力调整立场,欧盟内部会不会更分裂?那些依赖德国援助的中东欧国家,比如波兰、匈牙利,又该怎么应对?还有难民问题,AfD一直喊着“减少难民”,要是德国真的这么做了,其他欧盟国家会不会跟着学?到时候欧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难民安置体系,可能就崩了。 这些事儿看着离咱们远,其实跟每个人都有点关系。全球经济是连在一起的,德国要是因为政治动荡影响了出口,咱们跟德国做贸易的企业可能会受影响;能源价格要是再波动,咱们国内的油价、气价也可能跟着变。德国政坛这波“变天”,到底是短期的民意反弹,还是长期的政治转向?传统政党能不能赶紧调整思路,把民心拉回来?AfD要是真的继续壮大,会不会让德国又走上以前的“老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