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他是黄埔最令人痛惜的奇才,他是“黄埔三杰”之首,毛主席的得意门生,蒋介石的心腹大

他是黄埔最令人痛惜的奇才,他是“黄埔三杰”之首,毛主席的得意门生,蒋介石的心腹大患——蒋先云。那个让毛主席赏识、让蒋介石又爱又恨,却在风华正茂时血染沙场的青年将领。 蒋先云这一辈子,满打满算不到25年,可每一年都过得比常人十年还扎实。 1919年五四运动闹得凶的时候,他还在湖南第三师范读书,却敢站出来当湘南学生联合会的总干事,带着衡阳的学生们罢课、游街。 还写了篇《帝国主义的末日快到了》,跟毛主席办的《湘江评论》遥相呼应,那种敢跟强权叫板的精神,早早就让人看出不一般。 1921年冬天,毛主席顺着湘江到衡阳,想发展党组织,一眼就看中了蒋先云。 那时候蒋先云已经牵头搞了个进步团体叫“心社”,带着人往矿山、农村跑,教工农认字,讲新思想。 毛主席没多犹豫,直接介绍他入了党,蒋先云就这么成了衡阳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从这时候起,他就认准了“革命是一辈子的事”。 后来毛主席派他去搞工人运动,他先到安源帮李立三筹备罢工,把工人组织得明明白白;又去水口山矿,给工人讲安源罢工的经验,帮着建工人俱乐部。 1922年12月,水口山三千多工人罢工,反动当局想杀他,找他谈判的时候威胁“不复工就格杀勿论”。 他一点没怂,说“要杀就杀,不答应条件绝不复工”,硬是带着工人扛了23天,最后矿方只能乖乖答应18条要求。 1924年黄埔军校招生,毛主席鼓励他去考,还特意叮嘱“好好考,为党争光”。 蒋先云没让人失望,不光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一期,从入学到毕业,所有科目都是第一,这纪录在黄埔史上再也没人能打破。 在军校里,他还当了中共黄埔支部的第一任书记,当时国共抢人才抢得厉害,他硬是从600多个学生里发展了80多个共产党员。 徐向前、周士第这些后来的开国元勋,当时都是经他介绍入的党。 1925年打东征,他两次受伤还往前冲;平定广州“杨刘”叛乱,一个人带一个连就冲进市中心,拿下了滇军总指挥部;第二次东征打惠州,他三次负伤,还领着敢死队破了城。 1927年第二次北伐,他当国民革命军77团团长兼党代表。 5月28日在河南临颍跟奉军死拼,身中数枪,人马都倒了,还是强撑着爬起来上马,三仆三起,最后终于撑不住,牺牲在了冲锋的路上,那年他距离25岁还差俩月。 蒋先云是“黄埔三杰”之首,不仅是因为考试第一。 他的本事,是能把读书的能耐、组织人的本事、打仗的勇气,全拧在“为党干事、为老百姓谋出路”这一件事上。 在黄埔上课拿第一,是为了学真本事好带兵打反动派;发展党员,是为党攒下能扛事的骨干;打仗冲在前,是知道不把敌人打跑,工人农民就永远没好日子过。 廖仲恺说他是“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周恩来把他当成黄埔一期湖南学员里的头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的“才”从来不是私货,全用在了正地方。 蒋介石对他又是喜欢又是恨,他特别看重蒋先云,还让他当自己的秘书,觉得这么能干的人要是跟着自己,肯定能成大事。 可到了1926年,蒋介石搞“整理党务案”,想让他脱离共产党,还许了个“中将教育长”的官。 蒋先云当场就喊“头可断,而共产党籍不可牺牲”,还是第一个声明退出国民党的黄埔学生。 早年间刚入党的时候,他就答应毛主席要“深入工矿工农”;在水口山跟反动派硬扛,是为了工人能多拿工资、少干会儿活。 平时跟人说“官可以不做,命不可不革”,这些话不是随口说说,是真能豁出命去践行的。 蒋介石喜欢的是他的本事,恨的是他的心压根不在自己这儿,蒋先云选的是能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路,怎么可能跟蒋介石走? 毛主席听说他牺牲了,心里特别难受;周总理还亲自给他主持追悼会。 毛主席亲手把他领进党,看着他从一个学生变成能领导工人罢工、能带兵打仗的骨干。 后来1959年毛主席回湖南,听省公安厅厅长说烈士公园里有蒋先云的名字,神情一下子就重了,还说“他们都是年轻的烈士”,多少年过去,他都没忘了这个早逝的学生。 蒋先云的传记能进《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一卷,新华社说他是“北伐政治工作的代表”,这些荣誉都不是随便给的。 蒋先云的25岁,没享过一天安稳日子,却用热血把“共产党员”这四个字刻得明明白白。 他走的时候,北伐还没胜利,可他用生命照亮的路,后来有无数人接着走,直到把反动派赶跑,直到老百姓能过上他当年想过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