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安徽省太湖县寺前镇马龙村红旗组村民汪雨明屋后山体发生崩塌,土体击穿农户房屋后侧墙体,导致1户民房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因及时提前转移,避免了1户6人可能的伤亡。望着被崩塌体打破的墙体,汪雨明心有余悸:“幸亏政府及时组织我们提前转移避险,否则后果不敢想象。”此次成功避险,是太湖县“灾害点+风险区”双控建设成效的生动写照,是当地双控机制全链条管理的精准落地。
去年,太湖县寺前镇马龙村红旗组村民汪雨明户通过排查被纳入地质灾害点与风险区进行管理,实现“一张图”动态监管。今年6月23日,省、市、县分别对寺前镇发布了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收到预警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会同镇村工作人员赶往受威胁住户家中,果断启动“挪床行动”“转移行动”,帮助汪雨明一家将床铺从屋后危险区域转移到前屋,并同步将人员转移至村部安置点。当天晚上,后山山体就发生了崩塌。据现场勘查,崩塌山体冲入主屋约3米,若未及时转移,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灾害点+风险区’双控建设试点县,我们始终坚持把双控机制落细落实。”太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精准预警,将灾害点纳入管控后,将预警信息快速传递至受威胁群众,为转移争取时间;二是高效组织,提前划定转移路线、安置点,明确责任人,确保转移过程安全有序;三是群众联动,日常开展避险宣传与演练,提升群众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时刻将“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等经验广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