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9月18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红十字会专场获悉,今年以来,市红十字会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持续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7月,在市委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支持下,我市在全省率先将人体器官捐献者纳入见义勇为群体表彰范围,走在全国前列,争取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每年定向捐赠资金,对当年的捐献者家庭给予5000元的表彰慰问金。目前全市累计实现人体器官捐献62例,捐献的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等器官,成功挽救了200余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这一举措对我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以政策创新激发公益事业活力。将人体器官捐献者纳入见义勇为群体表彰范围,是对国家《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的积极响应与创新落实,将无偿捐献器官的高尚行为与见义勇为精神相结合,使条例要求转化为具体激励措施,既为全省、全国人体器官捐献政策探索提供了“滨州样本”,更是以政策创新助力公益事业,让条例精神在滨州落地生根。
以精神引领为心安城市增温情。这一表彰举措的推出,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红十字医学捐献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不仅是对捐献者及其家属的肯定与褒奖,更是通过明确的价值导向,让“无私奉献、尊重生命”的理念融入城市精神,为心安城市建设注入温暖力量,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目前,全市已有2.7万人进行了器官捐献意愿登记,为生命接力储备了深厚的爱心力量。
以理解支持共筑爱心之路。2025年市红十字会启动了邹平市、沾化区、无棣县3处捐献缅怀纪念园建设,让捐献者家属可以缅怀慰藉,也让全社会更添温暖与安心。市红十字会诚挚呼吁,希望社会公众进一步提高对器官捐献这项伟大事业的认识,对捐献家庭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理解支持,市红十字会也将持续深化宣传动员,汇聚更多爱心力量参与人体器官捐献事业,为更高水平品质滨州、心安城市建设注入磅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