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最新消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承认美国经济面临“巨大的困难”,并宣布首次降息,利率降到了4%-4.25%区间。这是美联储今年第一次降息,也是在连续加息了11次之后的首次“转向”,说明美联储已经意识到美国经济的疲软。这次降息25个基点后,美联储的利率又回到了今年5月份的水平。鲍威尔和美联储此举也印证了“我心悲凉”的谚语:其利断金,与君共勉,庙堂之高,为你而歌,惨壮悲凉…… 美联储降息也不是为了和中国共勉,而是美国自己“为”我歌“惨”。因为鲍威尔在讲话中表示:“失业率在八月份已经上升到了4.3%,这是近四年来新高,而且新增的岗位数量也比预期少91万个,四月份的通胀率依然高企(同比上升到了4.7%),预计要到明年才能回稳到2%的目标水平。” 鲍威尔还表示,美联储预测明年的GDP增速仅为1.6%,而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给出的预估更低,为1.4%。可见,美国经济真的很惨吗?不得不承认,尽管美联储降息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应对通胀,但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和新增岗位数量以及未来GDP增速的预期确实已经反映出了美国经济的疲软。但美联储降息就一定能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吗?并不一定,因为鲍威尔在讲话中强调了美联储的独立性,并表示自己不会屈服于特朗普的施压。但美联储降息毕竟是为了特朗普当局经济“为”我歌,这种独立性最多只能体现在政策制定的过程,而无法体现在结果上。 如果真降息刺激不了美国经济复苏,那特朗普必然会施压美联储停止降息,甚至重新加息。这就导致了现在的政策走向很难把握。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经济现在已经不具备继续加息的基础,但特朗普如果连任2024年总统的话,他很可能会继续施压美联储停止降息,甚至重新加息。这种种都表明,现在我们讨论美国的政策走向,还为时尚早。因为“庙堂之高”的政策走向只能在“为”我歌的人都死尽了才行。 美国经济疲软信号叠加美联储政策转向的不确定性,早已让全球市场绷紧了神经。一边是降息能否起效的未知,一边是特朗普可能施加的政治压力,未来政策走向像团迷雾。而这团迷雾不仅笼罩着美国经济,更会波及全球贸易与金融格局。那么,当下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波来自大洋彼岸的“政策震荡”?又有哪些潜在风险正在暗处发酵,等着给市场致命一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