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门能否接棒火箭进攻组织大旗?解析球队战术核心之争 杜兰特曾明确表示自己只是火箭的一员,这番话实则暗含一层意思:他并非球队进攻端需要大包大揽、主导组织的核心。从数据层面看,他的助攻失误比也印证了这一点——无法支撑起与申京配合挡拆、掌控进攻节奏的战术角色。杜兰特在火箭的定位更接近“二登”(埃里克·戈登),即借助掩护接球后完成高效投射,或在主力控卫下场时,临时承担少量组织任务。 再看火箭的挡拆战术,1-5挡拆自前年亮相后便争议不断,不仅进攻效率偏低,也未能发挥出球队的核心优势。即便去年球队减少该战术使用、转向更多2-5挡拆,格林仍未能打出预期效率,这一战术调整并未解决进攻端的根本问题。 事实上,火箭真正的进攻破局点或许在于战术重心的转移:让范弗利特完成控球过半场的基础任务后,将进攻组织权完全交给阿门。从能力维度分析,阿门的身体素质、传球视野、篮下终结能力,以及稳定的助攻失误比,均具备支撑他扛起攻防两端大旗的潜力。 或许有人会质疑阿门的三分命中率,但回顾NBA历史,锋线控球的“GOAT”级人物中,乔丹、科比的三分表现也并非顶级,他们正是依靠早期持续冲击篮下、后期打磨出无解后仰中距离的进攻模式,成为了划时代的巨星。从这一角度看,三分并非衡量阿门能否成为进攻核心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