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王震率十万大军进入新疆,却苦于没煤取暖,这时,李四光告诉他:“我有个学生,叫王恒升,找到他就能找到煤!”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当王震带着十万大军开进新疆时,北风四起。 老百姓冻的缩着脖子在集市上抢购干马粪,哪怕手冻得发青都要捡几块粪饼。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是他们熬过零下三十度寒冬的唯一指望。 战士们住的地窝子里,刺骨的寒气往骨头缝里钻,半夜总能听见战马冻得发出叫声。 王震蹲在炊事班灶台前,突然红了眼眶,他难以接受老百姓遭遇这些。 其实,那时候新疆的煤有很多,但偏偏没人知道该往哪儿挖。 清朝留下的老煤窑早塌成了土坑,民国那些官商合营的矿洞渗着黑水,年产量根本不够用。 王震在看过地质队的报告后,气的直接将报告摔在桌子上,始终不愿意相信报告上所写的内容。 一旁的参谋小声提醒,国民党留下的地质专家不是跑了就是关在牢里,剩下的技术员就更...... 可就在半夜时,北京地质部的李四光突然接到王震的电话,电话那头声音大的吓他一跳。 在得知事情后,他直言若是想要找煤,就去找王恒升,此人本事大的不是一星半点。 一开始王震还不太相信,直到亲眼见识到王恒升的本事。 王恒升乌鲁木齐市郊六道湾,指着冰雪覆盖的冻土说:“就在这里挖,36尺见煤。” 战士们将信将疑地开始刨,没曾想在三十四尺就挖到了乌黑乌黑的煤。 消息传开,乌鲁木齐的老百姓举着火把往六道湾跑,有个老汉跪在煤堆上嚎啕大哭。 在那之后,他带着勘探队跑遍天山南北,用木棍和皮尺标出三十七处煤矿。 最神的是在库车,他靠着观察羊群啃草的走向,找到了埋藏浅到能用坎土曼刨出来的露天煤田。 1952年开春,新疆的煤矿产量翻了二十倍。 乌鲁木齐建起了西北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夜晚的灯光第一次照亮了千年古城。 王震站在六道湾煤矿的露台上,看着满载煤炭的卡车驶向甘肃、青海,突然想起进疆时那个烧马粪的冬夜。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老百姓们再也不用为如何挺过冬天而发愁了。 信息来源:中国矿业报——2023年6月28日地质史话 | 王恒升:世纪老人的地质人生(十六) 天山网《新疆记忆丨穿越新疆煤海,中国最后一台蒸汽机车“退休”了》 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王恒升——世纪老人的传奇地质人生》